本心莫乱

    云霁早已放下宗门事务,清修多年,唯一关心的就只有当年安排的水利建设,即便以他的地位本不必亲自视察状况,但还是来到了巴东巨峡。

    九州各地已经连续多年气候剧烈变化,雨季可能倾盆暴雨几天几夜不停,旱季则是赤地千里、断绝生机。北方冬日干冷无雪,南方则是阴雨霜雹连绵不断。夏日酷暑宛如十日同照,南北皆炎。

    这么剧烈的天象变化,不仅是凡俗百姓饱受其害,就连修行人也有不适。伴随天象气候剧变,天地灵犀也渐现紊乱,修行人内外交感,若是天地灵犀紊乱剧烈,有可能化作外邪侵扰修行人的元神元气,在闭关定坐中受伤。

    而且强烈的变化,也影响了大多数修行洞府与道场福地的地脉气机,修行散人不得安宁,在云海仙宗的帮助下,纷纷开始前往元始界,也有一些因齐德仲当年传法指留下的指引,来到古圣原洞天。

    转眼间,过去修行人屡屡现世、彰显道法玄功的时代,仿佛一下子便不见了。修行界中甚至有传言,九州世界天地灵犀的紊乱,是当年修行人纷纷涉世斗法相争导致的后果,是波及所有修行人的末法劫数。

    对此等无稽之谈,云霁一向懒得理会,至于修行同道前来碧亭山相求欲往元始界,有掌门传承信器渡海法舟,他自然可以将修行同道送往元始界。

    天道有常,万物变化周流不绝,无非是如今此等天象气候造成人世祸端。祸害劫数云云,不过是人心所测,末法之言也只是道心未安罢了,云霁本就不曾担忧。

    但如今众多修行人纷纷往元始界而去,倒也未必是坏事。若论修行之福缘与器物之补益,元始界的确要比九州世界好多了。云霁是很清楚的,像师尊齐德仲与师兄云霄,对九州世人而言的飞升,不过是往元始界而去,彼方不乏修行高人落足栖身。

    在元始界的修行人自然可以安心修行、逍遥自在,无凡尘俗事烦扰。而同样的,九州世人也能得清净无事,世**福自取。

    如今还留在九州世界的,除却一些尚未不愿离开的修行散人,基本就只剩下传承久远的修行宗门了——太华门、天机阁、七星剑派、桃花源、天师道、**明府、明王院、南海观音阁以及云海仙宗和天狼城。其他的小门派大多都迁往元始界,或另立传承、或散居修行。

    至于仅存的大宗门,其本山道场大多数立于人迹难至之地,如今世道靖平,宗门弟子自然各归道场清修,不是哪个修行人都这么积极涉足俗务的。

    所以到如今仍然奔忙于世俗事务的,基本就只剩下云海仙宗与太华门了,似乎这也是修行界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毕竟这两家宗门成就要比其他门派更高,自然要担负更多。

    而当云霁在巴东巨峡下游放眼远眺,元神感应中,太华掌门寒空则在上游俯察水文变化,二人相距百十里,默然运转玄通相互感应交流,谁也不知道他们再聊什么。

    ……

    “九州寰宇罡风激变,眼下状况不过是初兆,待得未来天象安定下来,恐怕九州气象与今时今日将大有不同。”寒空端坐云巅,手中浑天星斗有白霞翻腾,居然映照着九州寰宇云气变化。而他也藉此推衍感应,预见到未来百年的景象。

    云霁身在下游,俯身就手,滚滚江水中被摄起一线细浪,卷入云霁掌中,又落回江涛之中,这才默然答道:“怕是九州寰宇未来百年将渐渐变暖,极北之地与西荒高原冰川消融加剧,洪涝干旱之灾亦会愈加猛烈。”

    地仙高人所见,当然不是眼前景象,元神推衍足可见证沧海桑田三起三落,无非是眼界深广与否。而且云霁随言化境,提及九州寰宇暖化之状,并不是未来九州将陷炉火烧灼。对于俗世凡夫而言,气温变化可能极其细微,但是天象气候之变,会通过其他方式展现。

    寒空闻言应道:“天地阴阳化转,并非一味趋于炎热,而是冬日更冷、夏日更热,水旱灾害更频更烈。没料到万界劫数方兴未艾,九州世界又逢此等景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