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恶人

    难道齐德仲的人生早已注定了吗?仔细想想,恰恰相反,齐德仲如今修行境界,不恰恰证明自己正行于脱坦途之上么?

    人生在世,绝大多数人都是注定最终要走向死亡,齐德仲求证地仙位业,与天地同寿、驻世而长生,这样的成就已经脱了“注定”。

    同样的道理,齐德仲也想通了为何如今世上几乎不曾见有脱仙家下界行走。法眼所见,万事万物皆有自行运转之理,自身修行已然脱,若涉足其中,反而是自寻烦恼劫障,法眼蒙尘、道心难明,即便是脱仙家也有殒落之机,最好的办法就是莫涉尘世,自有然物外的大逍遥、大自在。

    而古往今来也不是没有自寻烦恼的仙家,太华仙家便是一例,明明已然求证仙道,却还是重归凡尘、指引后人。后来又赐齐德仲仙缘,甚至亲身出面传授仙法,这其中缘法牵连十分玄妙,不是哪个脱仙家愿意做的。

    齐德仲传法众人,他也在遍观众生万象,各种各样的道法修行、身心境况落入眼底,自有种种变化推衍,元神世界中有如天云流迹无可寻觅,却又变化莫测、万化不绝。

    如今的齐德仲,已经没有过去的显相法身“山海奇观”了,而是返璞归真,唯此一身纯粹。如果他愿意,化现而出显相法身可能还是现今这般形貌模样,但却可以随意变化,而且能够施展过去完全不会的道法玄功,哪怕是妖怪原身变化都能做到。

    因为前来普天大醮观礼的,不仅仅有九州修行人,还有少数化形成人的妖精,他们掩饰得十分精妙,山门大开的龙虎山道场并没有察觉,可是在齐德仲面前没能隐瞒分毫。

    不过齐德仲也没有点破,即便面对原身族类各不相同的妖怪,齐德仲一样有指点之法,如今他不仅印证万法同源之妙,也有遍观众生族类的眼界。

    齐德仲如此作为,自然也引起一些人的不满。毕竟如今身在天师道的地界中,而且即将迎来普天大醮,该是天师道弘扬道法、广结仙缘的场合,怎么就来了这么一位“仙君”,毫无顾忌之心地传授道法?这岂不是在砸场子么?

    至少有一部分天师道门人怀抱此念,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不了解老祖张鹤冠失踪百余年,自然不知道是云霄出手相助,才让老祖重归师门道场。至于云霄归还印剑之恩德,不少天师道门人也认为是伪善矫饰之举,如果不是云霄剑斩天师之举,天师道传承何至于今日之式微?

    对云霄的恼恨,自然也延伸到其师齐德仲身上,心怀此念,看待齐德仲传法之举,当然不会有什么良善观感,甚至连砸场子这种草莽之语都想到了。

    “贫道执掌天师道一门上下,实在是愧对列代祖师。”

    庭院清静,今日乃是天师张应锦亲自拜访齐德仲,庭院左近都被天师道门人清空,然而不等张应锦开口,齐德仲又像日前所见那般,巧施道法,让院外弟子交谈议论之声传入,张应锦闻之脸色变幻,最后只得朝齐德仲致歉。

    “应锦天师不必如此。”齐德仲抬手虚扶道:“齐某秉性孤傲冷僻、好为人师,这个恶人嘴脸就让齐某来担当便是。”

    张应锦还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长叹言道:“门中弟子不明仙君用意,还以为仙君传法无忌是刻意显弄,却不知这是难得一遇的机缘,若能聆听仙君一言半语,对今后修行感悟助益良多。门中颇有些不成器的弟子,纠集起来,严禁同门前来拜问仙君妙法玄机,实乃愚不可及。贫道见此心中无奈,只得以身作则,亲自来拜问仙君。”

    像齐德仲这种做法,的确能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说他是仗着修为高、摆弄显耀也无不对,只不过明明妙法在前,不懂得见贤思齐、参修领悟,那就是敝帚自珍、眼光短浅了。毕竟齐德仲可是真切的当世地仙,用得着非这心思蒙骗天师道弟子么?

    实际上齐德仲本人没有任何责任要广传道法,而且这种事也不是谁都做得来的,齐德仲也只是因材施教、完善法诀而已,并不干涉他人修行根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