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计有谋

    云霁胸怀宏图伟业,他担任九州盟主之后,很快就定下两大长远目标——天衍玉锁九州禁制,江河水系筑坝治水。

    这两件事都需要长久岁月、勤功不辍方能达成。天衍玉锁一事,主要由太华门与碧亭山为主导,邀请天下炼器高人,集中物力人力炼就,并且考察九州内外天机地脉,根据实况安置玉锁、调布禁制。这一部分由于需要道法修为高超之辈,所以主要是当世各派高人联手合力,具体状况俗世难知。

    倒是筑坝治水的大工程,很早就提上日程,甚至伐楚战役尚未结束,云霁就已经安排门人搜罗江河水文状况。

    如今九州战乱方歇,自然不适宜贸然驱使民力大肆修筑工事,云霁则一方面安排减免税赋,同时奖励生产创造,无论过去从属何方,如今在九州盟旗下,只要是对推进器用物力有功之人,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更别说诸般奖赏优待。

    云霁将筑坝治水安排为三十年的大计划,前十年为观测水文、监测水系、研讨筑坝等,第二个十年先让修行人出力,在上游部分险峻之地,依地势支流筑坝疏洪,中下游缓流之地,以保护人口稠密之地修建防洪疏导工事,同时开始改造沿江河城镇,修建排洪引水井渠。

    最后一个十年,九州民生应该恢复到相当程度,则开始大力修筑巨型峡坝,这部分需要修行人与俗世共同合力,就连云霁自己,也打算将当初从桃夹关收走的天罗地网,炼化出治水防洪的妙用。

    这么庞大的规划,利用的人力物力自然是规模超群,云霁也不会只劳烦同一拨修行同道,而是轮番值守施为,毕竟修行人的道法玄功也是一步步修炼积累而来,不是谁都愿意做这苦力的。

    云霁在经过太华门同意之后,打算继续安排人手经营紫霄宫洞天,只要是一应助益行功的灵丹妙药,都尽可能提供给出力用功的修行同道,至于那些传承悠久的修行门派,自家供养应当足够。

    至于修行散人的道场洞府,除了碧亭山的外围道场,云霁也亲自行游九州内外各处,诸如北荒广漠、南洋东海、西荒高原,只要是钟灵毓秀、适合修养之地,他都一一选出,如果想要dú • lì 拥有一片修行洞府,云霁都可以安排。

    云霁这么做,其实就是在为修行界量身定做的“编户齐民”,当然,修行人彼此交往自有缘法,强求不得,云霁并非为索恩图报、恃强逞威而有此行,只是广结善缘,面对将来的血日魔潮,九州盟方有同心抗御的根基。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云霁有意地将修行人的势力,渐渐摒让出俗世政务之外,尤其是对liù • hé 明府权势的瓦解,也有过杀伐手段。

    云霁没有对liù • hé 明府门人出手,而是找机会重新算了旧账,甚至不是自己的旧账,而是碧亭山护法王启年。当年江南乾朝复辟之际,避风山人临时投效帝党人马,对昔日沪海执事同道出手,王启年的几位同修道友皆死在避风山人阴险袭击之下,他自然要有所报复。

    其时liù • hé 明府掌门玉真子退位让贤,正是玉渊子上位之初,liù • hé 明府内亦有各脉倾轧苗头,玉渊子外顾不暇。云霁身为九州盟主,没有利用权威挟私报复,而是认为此事牵涉故旧乱局、是非难解,王启年与避风山人充其量只是私仇,如果调解不成,二人或可选择私斗了断,但此后仇不二生,双方若有同修同门,不可再牵涉其中,搅乱九州盟势。

    云霁与王启年同属碧亭山一脉,此事盟主避嫌不涉,请太华门出面公证。太华门宝匣长老现身,自愿作为监督之人,带领二人深入北荒无人境域裁断。

    事后结果清晰明白,宝匣长老只带着受了轻伤的王启年回归,避风山人斗法败亡。

    经过此事,liù • hé 明府在同道间名望大丧,当年因诸般缘由投效liù • hé 明府的修行散人,无非就是希望靠着liù • hé 明府这棵大树好乘凉,谁曾想九州盟主不出手,就能让避风山人这种资历颇高之人身死道消。孰高孰低,足可明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