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错分明

    云霄一挥广袖,天师印剑连同鹤鸣山治印都交给了寒空,在红山议殿内中,天师印剑与龙虎山的感应竟也被隔绝开来,几件事物安置在赤心台上,众人皆可感应,印剑道威如暗夜萤火,就算是未曾见识过天师道法之人,也不禁要暗赞一句。笔~趣~阁www.biquge.info

    张谷衡坐在北侧阶座上,看着天师印剑双目怒火沸腾,偏偏此时境况容不得他发作,在他周围的修行同道侧眼观瞧,心里都在思量着天师道少主威仪尽失,怎会是如此行止无端、形容失措之辈?

    寒空并没有直接说话,而是让一名太华门人下场,讲述起去年沪海剧变的经过。太华门人不算太多,道俗弟子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三四百人,其中还有不少是经年在山外行走监察各方的,只不过这些太华门人大多不曾显山露水,这也是为何太华门对修行界许多隐秘情况了如指掌。

    当年齐德仲在江南与寒空相遇,据寒空所言便是前往江南拜见一位同门,如此可知太华门在九州各处都有门人落脚据点,只是不为外人所知罢了。

    这位下场至赤心台的太华门人比寒空辈分还高,却只有真心全形修为,而且形容老迈,恐怕此生修为境界止步于此了,但眼神依旧清明透彻,站在赤心台上一边展开元神,一边将过去所观察到的情况娓娓道来,细致入微。

    众人比较好奇的是,liù • hé 明府为何会在这种时候突然找到所谓乾朝皇裔?动机为何不必多言,太华门人只负责冷眼旁观,得到的结果却异常骇人。

    liù • hé 明府并不是真的搜寻到了乾朝太祖的血脉,而是一项深谋远虑的计划。早在两百多年前,乾朝太祖驾崩,太祖诸子早年间便有夺嫡之争,其中一脉失势被废,皇孙被放逐至山越之地幽居。

    皇孙从此郁郁寡欢,不过数年便一病呜呼。皇孙育有一子,其时尚是孩提,按乾朝礼法应该送回帝都受宗学抚育。只可惜这位皇孙在归国路上突遇山洪,连同护送甲兵依仗全数埋没。

    当时自然有人怀疑是太宗皇帝派人暗施手段,只不过这位皇孙羽翼未丰、靠山尽除,对稳坐帝位的太宗无半点威胁,最终一应调查搜寻皆是不了了之。

    然而世人不知,当年太华门就察觉到此时隐约有异,于是开始派遣门人暗中搜寻线索,后来干脆派人长久驻守,打探这一支皇裔血脉的去向。

    果不其然,在一百多年间断断续续地调查后,太华门终于发现,这一支皇裔血脉仍然存世。此事回报门中,当时羽衣轻新近继任掌门之位,亲自过问后却是将其搁置,原因无他,实乃调查已经无法进行下去。

    这支皇裔血脉在俗世间早已不是帝室宗亲,反而是成了liù • hé 明府的一名弟子。说是弟子,这支皇裔血脉并没有出现多少修行有成之辈,反而是代代庸碌平常,这并不稀奇,绝大多数世俗凡夫皆是如此。

    只不过liù • hé 明府当年已是龙霄佩中兴之后,何必要在门中养着这么一支皇裔血脉?而且一应规制礼数堪比王侯,若不是身居世外,早就要被僭越礼法抄家灭门了。

    羽衣轻在了解到情况后,没有过分声张,以太华新任掌门的身份走访修行各派,在亲上liù • hé 明府奇岩谷道场时,就询问了这件事。

    liù • hé 明府当年的回应,是府尊龙霄佩在俗世行走时曾偶受夺嫡皇子之恩,只可惜碍于红山议会规戒没有出手救援,后来小施手段将受难皇孙带出红尘之外,让他们这一脉皇裔享尽王侯之福,以为报答。

    羽衣轻对此不置可否,也曾言想拜访龙霄佩,只不过liù • hé 明府言明龙霄佩闭关深修,两名地仙高人始终未曾有过一会。

    之后的事情便是去年的沪海剧变了,liù • hé 明府将这一脉乾朝皇裔重新推出,将其扶植登上帝位之后,统揽江南权柄,一夜之间摇身一变,成了沪海江南幕后之主。

    而这个时候liù • hé 明府开始对江南之地大肆搜捕,对一切来路不明的修行人施以强硬手段,太华门人不得已只好撤离,如今随同掌门寒空前来,才将这段旧事展露众人眼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