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徒是谁?(下)

    如此一来,朝野间为杨晨大抱不平的声音可就多了。在人们最朴素的理论看来,若是当时工部那些老爷们早早就听取了杨晨的建议,就根本不会有这次的灾难,所以要论起来,他可比工部上下几十上百号官员的能力更加出众。于是朝中就不时有人上疏要求朝廷破格提拔这个小小的主事,让他来主持今后京城内外的治水工作。

    虽然现在杨晨的职位依然只是个小小的七品主事,但在看到他于水患善后之事中所做出的种种事迹,所立下的桩桩功劳,朝中官员都很清楚,他的升迁只是个时间问题了,一等到水患彻底平息,百姓重新安居,杨晨的官职就得有大变动了。

    做出这一判断的原因,不光是因为他的出色表现,更因为朝臣们都已清楚一件事情,杨晨所以能脱颖而出,都是受到了张阁老的看重之故。而且还有小道消息传出,原来杨晨此人还是张阁老的同乡,也是湖广荆州府江陵县人氏,这下大家就更敢拍着胸膛保证,这位杨主事用不了多久就能在朝堂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了。

    当然,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杨家兄弟在水患里所获得的好处还只是些虚的,还未完全转化成看得见的利益。可就算只是这样,对某些与他们有过节的人看来,已经是很不好的信号了。

    东厂中人便因杨震在此次水患中大出风头而很不是滋味儿。但事实摆在面前,他们在此事上完全没做任何贡献,甚至还在暗中添了乱,即便心里不忿,却也无可奈何,反倒有些害怕自己所为会被杨震这个精明的家伙给查出来。

    不错,就如杨震所判断的那样,当日趁夜袭击钟裕,而导致他无法及时入宫进言,最终酿成这场祸患的人正是东厂的番子。只不过下这个决定的却不是他们的厂公冯保,而是大珰头赵无伤。

    在之前几次被杨震欺负到头上,吃了大亏之后反而又在三司会审里再次吃亏而被冯保严加斥责之后,赵无伤算是明白过来了,论正面交锋,自己绝不是杨震的对手。于是赵大珰头便决定用些暗着来和杨震较量,以期能够扳回一城。不过因为这事他也没有太大把握,所以并没有先行禀报冯保。

    而在派出东厂的眼线紧盯杨震及锦衣卫的一切举动时,他还真就在那一夜发现了杨震行色匆匆地赶去见钟裕,随后钟裕又急着出门。

    本着恶心敌人,快乐自己的原则,在没有多作考虑和分析的情况下,赵无伤便下令让手下的番子袭击了钟裕的队伍,并把他们绑了一夜。而且在办这事时,他还很谨慎地让手下之人换下了东厂的行头,从而不给对方留下任何的实质证据。

    只是当随后水患侵城,钟裕又被锦衣卫的人所救,同时被曝出钟裕是因为要进宫提早解决水患而深夜出门,不想却被人劫持袭击后,赵无伤等人才有些着了慌。

    他们可不知道事情竟还有这么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哪。而现在,就是因为自己等人为了给杨震添堵而做下的一个错误决定,就导致了京城被永定河水倒灌,无数百姓丢失家园甚至是性命,即便是一贯胆大妄为的东厂中人,也不觉感到后悔与畏惧了。

    现在杨震因此事而声望日隆,就对他们的威胁更大了几分。要知道杨震在京城可是以能查案而闻名的,若真叫他因为一些蛛丝马迹而找出自己来,无论是赵无伤还是他手下那些东厂番子的下场都将极其凄惨,便是冯保都保不下他们。

    到了这个时候,赵无伤唯一能做的,就只有紧守这个秘密,同时也严令知道此事之人不得泄露只言片语,就是在冯公公面前,也不得透露一个字。他觉着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身的安全。

    但即便如此,在杨震手下连连吃亏的赵大珰头还是有些惊弓之鸟的意思,而他手下那些人就更是不堪了。这天午后,一个叫秦烈的心腹便满脸惊惧地跑了过来,冲自家珰头有些结巴地道:“大珰头,出大事了……我们那夜袭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