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司会审(上)

    “正是。真要论起来,唐千户更多是被他给害死的。试问若不是他默许,东厂能那么容易设下如此简单的陷阱害他入狱吗?至于他死在诏狱一事就更不必说了,谅那袁泰东胆子再大,要没有刘守有的意思,他怎敢暗害了唐千户?所以这一回,我也得把刘守有给弄进这个案子来。即便不能真把他除去为唐千户报仇,也要他付出相应的代价!”说到最后,杨震已隐隐透出了丝丝杀意。

    杨晨见他如此笃定的模样,又听他说得如此头头是道,便知道他确实不是一时意气才做出的如此决定,心里便宽了不少:“那你接下来可就得尽量仔细和小心些了,三司会审可不容易过哪。”

    “放心吧大哥,我至少还是有几个帮手的,至少在都察院那边,钟大人一定不会叫我吃亏的。”杨震道出了自己最后的依靠。

    当杨震兄弟二人在为即将到来的三司会审伤脑筋的同时,东厂这边也开始有所行动了。而与杨家兄弟只是拿嘴说,用脑子判断形势不同,他们却是行动派。

    在皇帝给出三司会审的意思,而张居正也表示赞同之后,冯保就知道万历还是有些偏向于杨震的,即便当着张居正的面他不好明着做什么。三司会审,必然会将事态搞得进一步恶化,和脱离自己的控制,这是冯保最不希望看到。

    所以接下来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尽自己所能地对这三大衙门施加影响,以使他们能站在自己这边,帮着自己说话了。

    所以在消息传出后不久,东厂以及冯保的心腹们就立刻行动了起来,将冯保的亲笔信,送到了刑部尚书刘应节(这位和刘应箕木有关系)、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炌,以及大理寺左少卿刘思问的手上。同时,几笔数量不菲的银子也送到了这几位大人手底下官员的手里,虽然同样没有留下什么明确的要求,但其中一切尽在不言中。

    虽然这封信里只和几位大人攀了下交情,做出了一些同僚之间应有的问候,但这其中包含的意思却已很清楚了。这分明就是冯保要几位大人高抬贵手,帮自己一把了。

    而在接下这些几封信后,几位大人的反应却又有些不同了。

    刘应节很快就找来了自己的心腹幕僚,与几人进行了秘密的商议:“你们觉着在此案上,本官到底该不该帮冯保呢?”

    “在下以为,在此事上东家还是该以中立为上。其实这样已不会得罪冯公公了,只要另外两家也同样得了信,他们自然也会想着如何帮东厂打赢这场官司的,到时候只要东家顺着他们的意思稍作附和,便可以了。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咱们还不会因此得罪了锦衣卫那边。”

    “唔,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那本官就派侍郎胡让节去审理此案吧。此人行事向来稳重,只要本官知会一声,他不会胡来的。”刘应节在沉吟之后给出了自己的决定,他将保持中立。

    大理寺的刘思问的态度却很是明确,他本就有意交好冯保,只是苦于一直没什么机会。现在冯保抛来了这么根橄榄枝,他当然不会错过机会了,所以只略作思忖,便有了决断,要好好向东厂那边表现一番,重重地治杨震和锦衣卫方面的罪。

    至于都察院的陈炌在看到这封信后,却露出了鄙夷的笑容来:“看来这事还真如敏之兄你所说的那般,另有内情了。”说着,他似有深意地冲面前所立的钟裕一笑。敏之,便是钟裕的字了。

    钟裕也勉强笑了一下,自从杨震干出如此大胆的事情来后,他可着实有些担忧,又知道皇帝下旨要他们三司会审,所以便有意来找自己这位上司说话。

    其实钟裕也不知道杨震这么做到底是对是错,只是因为心里认定杨震绝不是那种意气用事的鲁莽匹夫,所以才会在陈炌面前为其说话。

    本来,陈炌对此倒还有所保留。可偏偏这时候冯保派人送来了这么封信,就坐实了他们心里有鬼这一事实。

    “想必此时其他两处衙门的人也应该拿到同样的信件了吧。”陈炌把轻飘飘的信件往桌案上一丢,似笑非笑地道:“如此看来,敏之你想保的人情况可不乐观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