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漏

    这里每周有两天鬼市,分别是周六和周日,其中周六鬼市尤为火爆。凌晨4点钟,这里便已经是人影憧憧,摊主们用三轮车载着装满小件工艺品的纸箱子,顾客们骑着车、走着路聚集在这里,噌杂拥挤,把大门顶得叮咚作响。等到4点半大门一开,人群一拥而入,迅速各就各位。

    开市以后,虽然人多,但市场并不喧哗,大家都在窃窃私语。老顾客人手一只手电筒,本意是为了把货看得更清楚,这都是从上辈子传下来的规矩了,有了电之后,这手电筒是必须要带的,因为这只是一个标志,说明买家懂行。

    想要糊弄人家,得悠着点儿。

    天渐渐亮了,鬼市时间结束,旧货市场就开张了,此时就可以看清楚大家的表情了。卖家的动机都一样,赚钱:而买家绝对是一道风景,人人不同:有专心致志真心淘货的,有来打探自家藏宝的大概价钱的,有附庸风雅的,有看热闹的。

    旧货市场跟鬼市明显还不太一样,鬼市上真货多,走的是大笔交易。而旧货市场里则以大路货为主,也就是摊主们从农村收购来的古玩,混上一些现代工艺仿品,可谓鱼目混珠,真的少假的多。但这里也是最练眼力和收藏功力的,所以不少人愿意来此逛逛。

    万一捡漏呢!可就发财了。

    没有人不做着捡漏的梦,没有人不希望面前价值连城的古董是那大海遗珠,被自己给捡着了。

    所以旧货市场上流传着不少的的传奇,比如有人花15元买了把宝剑,结果卖了15万;有人花300元钱买了个碟子,经鉴定竟然是元青花,结果卖了37万;有人花300元买了1副麻将,结果卖了6万……

    这些奇迹也刺激着人们蜂拥到这里,做一做发财梦。

    傍晚逛旧货市场的老人多了起来,不用做饭,还没有到吃饭时间,自然人就多起来。

    华公社骑着摩托车突突……享受着凉风习习,在旧货市场外的路边上聚了一堆的人。

    市场外路两边也有摆摊的,因为不想交几块钱的市场管理费,所以就在市场外路两边,铺块破油纸布,上面摆些‘旧货’。

    不过通常是无人驻足的,因为这些‘旧货’只是旧货,不具备多高的收藏升值价值。

    所以摊子前一般都很冷清的。

    化公社本想着直接骑过去,却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背影,华珺瑜正蹲在摊子前。

    “姐,你怎么在这儿?”华公社停下摩托车,惊讶道。

    “闲着没事,就来逛逛了,买点儿装饰品,装点一下家里。”华珺瑜一见是华公社便站了起来。

    华珺瑜看着他眼前一亮道,“你来的正好,帮我掌掌眼。”

    “姐,你等下,我将摩托车寄放了。”华公社说着将摩托车推到了寄存点儿,寄放后,拿着钥匙走了过来。

    社会太乱,偷盗自行车和摩托车的也多了起来,所以华公社宁愿花两毛钱寄放,丢了自己看心疼死。

    华公社去存车的期间,华珺瑜跟老板交涉了起来。

    “姑娘,你这眼力真好,雍正粉彩,搞不好是真的话,那可称得上是国宝了,哈哈哈!”摊主咧嘴一笑道,看着华珺瑜手里拿着珊瑚红地五彩牡丹鸟纹观音瓶。

    他这一笑,旁边的摊主也哈哈大笑起来,很显然,他们是在开华珺瑜的玩笑,而且谁都不认为这是真货。

    “老板,你可别骗我,我可是找了帮手来的。”华珺瑜看着手里的牡丹花瓶,是真的很漂亮。

    牡丹纹饰历来是中华民族富贵盛世的具象。观音瓶上的吉祥鸟成双入对,双眸依依对视,似在道来娓娓深情,它是吉祥和谐的具象。白玉兰婀娜多姿,它是圣洁高贵的具象。

    “姑娘我这货,是童叟无欺,至于真不真这得考较你的有眼力了。”老板立马笑眯眯地说道,压低声音道,“姑娘老实说,这些真的都是乡下收上来的老物件,说不定能捡漏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