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区

    就在欧陆各国互相串通,企图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反法同盟时,林皓达带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硕果仅存的国民议会成员,胜利回归巴黎城,并在此宣布法兰西共和国政府机构重整,并重新划分了共和国控制区的地方政府的官僚体系。

    经过马赛革命政府的分化,罗伯斯庇尔执政府的恐怖清洗,丹东回归的分裂拉拢以及上台后的又一轮清洗,再加上共和国内乱爆发时不少心灰意冷的议员和政府官员挂印而去,或是干脆死在了乱兵之中。

    不算吉伦特党派成员与支持者的话,如今的共和国中从政的人数已经大幅度减少,国民议会支撑起来可以,但地方政府大批中低层官员的缺失,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毕竟管理地方的官员不能随便拉个人就能充当,哪怕是古代的领主封建时代,做为所有人的贵族也很少亲自参与到领地的管理建设上,往往都会雇佣类似管家和财政官一类的人为自己打理领地。

    因此,林皓达成为共和国首席执政官后,没有费太多力气就将系统配置的行政人员全部插进了先占领的布列塔尼大区及其周边城市,甚至连治安用途的警察部队在林皓达抵达巴黎城时,都已经组建完毕开始工作。

    大量裁撤的共和国革命军,就是警察治安部队的来源,在林皓达的一纸令下,法兰西共和国几乎所有的野战部队全都被撤销,将法兰西共和国财政最大的负担包袱拿掉了,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之所以能恢复的如此快速,与不用担负军费有很大的关联,这也是林皓达之前跟丹东为首的国民议会商议的结果。

    林皓达要的是军事上的统一,而丹东等国民议会要的则是财政压力的缓解,自然而然的,法兰西共和国的正规军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更何况,之前内乱时期法兰西共和国正规军面对暴民武装的丢人战绩,也没人愿意再去养这帮没有多少作战意志的部队了。

    林皓达成为法兰西共和国首席执政官最大的好处,就是裁撤的这群共和国正规军,在成为地方治安警察部队后,极大的缓解了林皓达的分兵镇守的压力。

    成为法兰西共和国首席执政官的林皓达,在整个布列塔尼大区只留下了一万左右的青年近卫军,就能保证这片地盘的稳定。

    游击队这种部队,首先需要有明确的组织领导才能掀起浪潮,如今林登.万将军跑去吉伦特派的地盘了,法兰西共和国的老大成了林皓达,特权和捐税也没有恢复,那些法兰西平民还有啥必要闹游击队?

    没有了地方平民的支持,和明确的组织领导,地方上自然也就不需要驻守大量的兵力维持治安,这一万左右的青年近卫军大多数还是停留在旺代地区的边境线上,用来防备吉伦特派的国民自卫军进攻的警戒军力。

    布列塔尼大区其余城市,只在类似首府的城区会驻留少量青年近卫军,象征着存在感和统治权。

    有意思的是,林皓达成为法兰西共和国首席执政官后,铁十字鹰旗并没有改成红白蓝三色旗,在共和国中,国旗的颜色还是原本的模板,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稳定民心,而军旗和林皓达的私人旗帜则跟以往没有任何区别,乃至于杜伊勒里宫上空飘扬的不是红白蓝三色旗,而是铁十字鹰旗!

    在其他占领区城市里,则往往飘着俩面旗帜,铁十字鹰旗与红白蓝三色旗。

    在欧陆帝国主义忙着组织联盟,集结干涉军,督促法兰西境内的拉法耶特侯爵和其他法兰西贵族武装进攻时,吉伦特派控制的资产阶级国民自卫军反倒是停下了进军巴黎的脚步,态度变得暧昧起来。

    一方面,吉伦特派政权不敢在这时候投入欧陆其他国家的怀抱,林皓达摇身一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首席执政官,且拥兵十多万,吉伦特派的大佬们并不认为林皓达会成为失败者。

    另一方面,吉伦特派又在承认法兰西共和国新政府的合法性问题上,拖沓不语,既不明确反对,也不表示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