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章 屠(二合一大章)

    曾经安宁祥和的小镇此时已经变成了一座清冷的‘鬼镇’,即便法兰西外籍军团已经离开良久,小镇广场处焚烧尸体的滚滚浓烟也没有完全消散,或是呆滞或是哭泣的妇女和幼童,看着被抢掠一空的家乡小镇,除了无处发泄的怒火和无助的怨恨外,一无所有……

    法兰西外籍军团本着‘捞外快’的积极态度,‘好心’给刚刚被迫尽了‘义务’的妇孺留下一个还算完整的房屋后,一切有价值的物资全部被搜刮干净,美其名曰为镇压革命做贡献……

    其实,单从财产价值来衡量的话,房子应该算是这些镇民最大的财富了,只不过,被抢光了口粮的剩余妇孺,除了离开家乡小镇去投靠叛军外,似乎也没有其他路子了!

    这正是林皓达留下她们的另一个利益出发点――让这些妇孺空耗农民起义军的粮食,并向农民起义军传播法兰西外籍军团的残暴!

    林皓达就是这么明目张胆的通过那些受难的妇孺告诉农民起义军,再不来阻止法兰西外籍军团肆无忌惮的‘军事行动’,你们的家乡将会化为废墟,你们的亲属将会遭受不可明喻的灾难!

    这个小镇既然有不少人本身就参加了农民起义军,自然是相互之间都熟悉,再加上农村委员会为了团结农民起义军,宣扬的是‘自由,平等,博爱,面包’口号,要是不接纳这些因为收纳农民起义军士兵,而家乡被政府军祸害的妇孺,凝聚起来的人心可就要散掉了!

    要是农村委员会真的将这些妇孺排斥在外,那些农民起义军士兵难免就会想,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受到这种苦难后,农村委员会是不是也会做出同样的行为?

    对于组织度松散,完全靠着仇恨和革命热情战斗的农民起义军,一旦内部出现大量质疑的声音,绝对会极大的打击战斗士气,没有了同仇敌忾的士气加成,农民起义军还能剩下多少战斗力可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个道理是人就懂,林皓达清楚,农村委员会的委员们自然更清楚,不然也不会纵容佃户和农奴的暴虐行为,刻意拉拢这些除了一条命外,啥都没有的贱民武装了。笔%趣%阁www..info

    俗话说得好,越穷的人越敢拼命,排除专业严格的军事化训练和强悍的各种主义思想洗脑外,穷苦的生活无疑是磨炼战斗野性最好的方式,当年打平了太平天国,盛威赫赫的湘军,在抢了个爽快后,连曾国藩都不得不承认,湘军子弟已经没有了继续战斗下去的血性,原本清苦的家乡子弟兵,抢完了太平天国积累的财富后,一个个都成了腰缠万贯的大小地主,荣归故里后要美女有美女,要地产有地产,谁还有心思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拼命?

    回家用抢劫而来的财富置办田地亩产,成为一方小土豪,再娶几个漂亮姨太太天天啪啪啪传宗接代才是正事!

    很朴实也很现实的平民思想……

    正因如此,湘军才被淮军取而代之,历史上,招兵优先选择穷苦的农家子弟,甚至干脆从山窝子里招募野性十足,穷的只剩下兽皮裤衩的蛮兵成为了政府和将帅的首选。

    直到武器发展日新月异,士兵操作先进武器也需要基础文化乃至高级专业知识后,这种招兵模式才被打破。

    可惜,林皓达所在的时代,除去炮兵外,其他兵种还没有进化到兵源素质需要基本文化水平的程度,大字不识的猎人照样能将燧发枪玩的比受到过高等教育的绅士强百倍,刺刀肉搏需要的是勇气和战斗经验,而不是受到过几年义务教育……

    或许,军官层会需要基本的军事文化素养,但并不是说没文化的人就不能担任军官,在这个勇气与刺刀有可能打败大炮和排枪的18世纪,有时候军队的士气和纪律,比战术更加重要!

    在小镇幸存的妇孺成群结队的前往其他聚居点,找寻农村委员会诉苦和生存时,林皓达正指着行军地图对肖恩这个‘举报英雄’问道:“你说的第一个村落再有一里地就到了,你确定这个村落里生活着附近的农村委员会委员是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