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的理由有些意外

    以往,只要皇上一进来,大臣们立刻就变得鸦雀无声。

    今天,天佑天子已经在龙椅上坐好了,大殿内还是乱哄哄一片,以往威仪无限的皇上,如今似乎变的可有可无了。

    “肃静、肃静、肃静。”

    周太监喊了三遍,声音才渐渐平息了下来。

    “众爱卿,对于三藩逆贼之事,可有什么良策?”

    天佑懒洋洋的说道。

    这样的话,最近几天早朝,他已经说腻了。可是,现在他也没有别的话好说。

    每到在这个时候,大臣们就都变得像个木头人似的,面无表情,保持沉默。

    “肖道宗,你一向爱说话,你说说,如今有何良策?”

    “回皇上,天下太平,首推吏治。吏治清明,则官有德,民有序,为今之计,当立刻整顿吏治,若是各地官吏能够牢记守土有责,牧守一方,则三藩之患自然可解。臣以为……。”

    “肖道宗,朕记得你昨天说的就是这些话吧?吏治是该整顿,可是如今许多地方官,连人都找不到了,你去整顿谁?”

    “皇上,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需要整顿。如今是非常时期,皇上……,”

    “户部,你来说说吧。”

    天佑打断了肖道宗。

    “皇上,户部今日无事可奏。”

    罗木生说着,心里就不断地嘀咕。

    还有什么可奏的,如今国库早就空了。官员们的俸禄都没钱发了,军饷也没钱了。

    各地的赋税,也不上交了,还要我跟你说什么?说了也是你不爱听的,何必自讨没趣儿。

    “各地的赋税何时能交上来?”

    “正在加紧催讨,只是一时之间,难以筹集齐全,恐怕还要等上一些时日。”

    “回去之后,加紧催讨,务必把军饷筹集了。”

    “臣遵旨。”

    唉,都这个时候了,谁还会给你交钱?

    “兵部李源,各地勤王之师何时可以抵达帝都?”

    “正在昼夜兼程,不日即可到达。”

    “十几天前你就这么说,既是昼夜兼程,也早该到了吧?为何至今不见有人前来?”

    “回皇上,如今正是雨季,道路泥泞,桥梁多被冲毁,河流涨水,一时过不了河,路上或许就耽搁了。”

    “此次一共可以来多少人马?”

    “大约三十万吧。”

    “你昨天还说能来五十万,今日怎么就少了二十万呢?”

    “各地又有匪患,为了维护当地局势,就难以抽调那么多兵马了。皇上勿虑,只要有三十万,就足可以守卫帝都。假以时日,定能将三藩逆贼剿灭殆尽。”

    “李源,你有何退敌良策啊?”

    “皇上,兵者,诡道也。师出有名,仁者无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一而盛,再而衰、三而竭。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藩多行不义必自毙,皇上请勿担忧。”

    “照你的意思,不用打,三藩自然就会偃旗息鼓,鸣金收兵了?”

    “回皇上,臣不是这个意思。到时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臣将亲自上阵杀敌,以死报答皇上知遇之恩。”

    李源表现得慷慨激昂,视死如归。

    至于到底如何抵御三藩进攻的事儿,到底也没说出个子午卯酉出来。

    “候孝廉,你说说,兵马操练的怎么样了?”

    天佑转向了候孝廉。

    候孝廉目前任兵部右侍郎,负责训练新军事宜。

    这个职位,正是元亨天子驾崩前,要召回贾珉所出任的那个位置。

    “皇上,五十万新军已经枕戈待旦,召之即来。”

    “你之前就说是五十万,如今江南已经失去半壁江山,还会有五十万么?之前朕命水溶巡查练兵事宜,他回奏说,各地练兵,多有虚报冒领,空饷空额,比比皆是,所谓练兵,不过是趁机跟朝廷讨要银子而已,对此你有何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