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故国千万里

    修同贵和谢鲲落在了最后,似乎不愿意跨出那最后一步。

    “修大人,走吧,这个朝廷没什么值得留恋的,连你这样的官儿都容不下,还想它做什么?”

    说着,谢鲲先走过了界碑。

    修同贵叹息一声,跨了过去,再也没有回头一下。

    “二位大人,欢迎来到北海。”

    冯紫英下马,向两人拱拱手。

    “冯幕僚长,你叫我们什么?”

    “叫你们大人啊?进入了北海,大德的一切就都成了过眼云烟,从现在起,你们就不是流人了。不是都跟你们说过了么?”

    “谢谢冯幕僚长,如此胸襟,难怪到了哪里都能成就大业。好,为了我们的新生,走!”

    北海方面接管了流人之后,一路上的食宿和费用,就都由北海方面承担了。

    此次的行程,是先在路上走两天。

    走了大半天之后,就见到了第一个城镇黄城。

    黄城是陈也俊的表兄黄田云所建。说是城,其实只是一个镇,先在也刚刚有了个轮廓。

    黄田云不在,这里管事的做主,留下了五十个流人。在冯紫英的见证下,签订了雇工文契。

    就这样,此次的一万多个流人,第一次有人得到了安置。

    此后一路上,又有二百多人,被陆续雇佣。

    三天以后,到达了上河口。

    上河口是谢尔登河的一个转弯处,因为有一条支流在此汇入谢尔登河,所以得名。

    这里于去年建立了一个码头,是这一带的一个重要的水路交通枢纽。

    随着码头的建成,逐渐形成了一个小镇。

    在这里,又有一百多流人,被人雇佣了。

    码头上,停了十几艘船,其中八艘都是大船,这就是北海水军的船只。

    这一次,就打算叫部分流人上船,从水路把他们运往平远城。

    乘船走,至少可以比陆路快上七八天时间。

    剩下的流人,则继续走陆路,前往平远城。

    三天以后,贾府一行人从通远堡启程,前往北海。

    刘更新等许多村民,则到此送行。

    车队在界碑旁边停住,老太太在鸳鸯的扶持下,下了车,回头向南方远望着,久久不语。

    其他人也向老太太一样,默默伫立。

    “琏哥儿,将来我归西那天,记得把我送回金陵老家的祖坟里去。你们两个都听见了么?”

    老太太看着贾赦和贾政,神色严峻。

    “母亲长命百岁,不要说这不吉利的话。”

    贾赦不在意地说道。

    “我又没说这就死了,只是叫你们记住我的话。”

    “儿子记住了。”

    “好了,你们都跪下,给故国家乡磕头。从此以后,咱们贾家跟这个朝廷就没有关系了。哼,他们想把咱家赶尽杀绝,简直是痴心妄想。”

    众人纷纷跪下磕头,不禁就有人留下泪来。

    “走吧,不要回头,一直往前走。”

    老太太说完,率先跨过界碑。没有等马车,而是拄着拐杖前行。一直走了有一里来地,才上了马车。

    上车就一直面向前方,竟然真的没有回头一次。

    三天后,一行人抵达上河口,冯紫英已经在此安排下了船,一行人就在此上船,准备前往平远城。

    贾府人刚上了船,就见一艘快船过来,速度很快,几乎就与贾府船擦身而过。

    “你们是怎么开船的?差点儿碰到人家,大老王,你不想跟我混了?”

    一个女声传来,声音虽然严厉,却仍是娇滴滴的。

    就见一个戎装丽人,站在船头。头戴船型帽,身上背着一杆长枪,腰里挎着一支短枪。

    船身虽然摇晃,却仍然稳稳地立在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