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与贵妃的密会

    刚才元亨和鲁大学士说话时,他一直在外面偷听,元亨吐血倒地的情形,他也看见了。

    这条帕子,对于高德旺来说,是很值钱的。

    鲁大学士从宫里出来,就直接去了都察院御史杨奎家。

    第三天早朝,都察院御史杨奎出奏,以户部尚书万新堂亏空,在北温都拉之战时,贪墨军饷,购买霉烂军粮和劣质军械,要求弹劾户部尚书万新堂,兵部尚书李源和军机处大学士罗启华。

    军机处大学士当场廷议,皇上准奏,万新堂革职查办,李源玩忽职守,罚俸一年。戴罪立功,以观后效。

    罗启华致仕,俸禄减半,免去恩例,不得荫补。

    吏部出奏,因前锦衣军统领谢鲲获罪流放,锦衣军统领一职出缺,拟任御前一等侍卫周彤补缺。皇上准奏,着周彤接任锦衣军统领。

    东平王、南安王、西宁王联名上奏,此次在湘桂剿匪,耗费巨大,请求朝廷增补五十万两军饷。

    为避免嫌疑,三人请求朝廷撤去三王封号,致仕养老。

    皇上念其世代镇守边疆,劳苦功高,不准撤去封号。关于饷银一事,减半拨付。

    这几件事,都是大事,过后自然引发了不少议论。但是,没几天,也就渐渐平息了。

    又三天以后,养心殿太监高德旺出宫采办,来到一家店铺后,换了一套衣装,来到东宫,将那条带血的帕子,交给了太子。

    太子将帕子踹进怀里,进了内室。

    内室里有两位客人,竟然是被皇上强行致仕的罗启华和他的侄子罗翰林。

    两年以来,这叔侄两人,已经是东宫的常客了。

    太子拿出了那条帕子,放在了罗启华的面前。

    “这么说,皇上的病情是真的很严重了?”

    罗启华拿起了帕子,仔细地端详着,脸上露出了不易觉察的微笑。

    “父皇宽厚仁慈,悲天悯人,一定会逢凶化吉的。”

    “是,殿下所言极是。”

    “罗大学士就暂且回老家歇息些时日,待得时机成熟,必将重返庙堂。象罗大学士这样的国之忠臣,朝廷求才若渴,什么时候都需要的。”

    “老臣铭记太子恩德,随时愿意为殿下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如此就对了,那点儿俸禄,也没几个银子,想必你也不缺那几个钱。至于荫补,罗翰林如今为翰林院侍读,贵公子任九江知府,也不用你的荫蔽。他们两人将来都前程无限,你也不必担忧。”

    “全仗殿下厚爱,既是如此,老臣就放心去了。他日殿下若是觉得老臣还可以出些微末之力,老臣召之即来。”

    罗氏叔侄告辞离去不久,太子出宫,约两盏茶的工夫,来到大栅栏东边的“天下客”客栈。

    “天下客”客栈,是大栅栏地区比较高档的客栈,因为这里靠近前门和紫禁城,所以,来这里住宿的客人,都是非富即贵。

    一般的来往商人,在这里是住不起的,他们也舍不得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花在住宿上。

    太子在这里有两间常年包房,地字2号和地字3号。

    这里最好的客房,是天字号。地字号只能算是二等房间。不过,这样就会不那么显眼,一般人是不太会特意关注一个地字号房间的。

    虽然是地字号房间,但是,里面的陈设,却比天字号房间要豪华奢侈得多。

    老板当然不会往一个地字号房里放这些东西,这是东平王世子宋宽给布置的。

    到了地字2号门口,一个随从到各处查看了一些,回来点点头,另一个随从开锁进门,四处检查一番,然后出来,向太子点点头,太子进屋。

    老板亲自送来一壶开水,交给外面的随从,外面的随从把水壶递给屋里的随从。屋里的随从接过来,沏了茶,然后出去,在门口守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