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也懵了

    现在,元亨天子私下里,已经把李源列入了几位候选人中。只要北温都拉草原战事一结束,李源作为兵部尚书和此次极力主战之人,到时候必定声望大增。入选军机大学士,是很有希望的。

    这个消息,罗大学士已经透露给李源了。在此关键时刻,李源哪里能不不好好表现一下?

    “全仗圣上英明神武,果断对鞑靼人用兵,才取得了北温都拉大捷。昨日臣接到前线战报,目前大军已经推进到了北温都拉腹地,正在寻找敌人主力决战,胜利指日可待。”

    “臣想请圣上下旨,慰勉前线将士。鼓励他们奋勇杀敌,再立新功。将士们感念皇恩,必将人人效命,奋勇争先。”

    “此次太子领兵,用兵有方,知人善用,尽显韬略,实在是朝廷之福,天下苍生之福啊。”

    “嗯,这个嘛,太子身为皇储,自然是要身先士卒,时刻为天下苍生着想的。至于将士们么,确实是应该嘉奖的。罗大学士,一会儿你就拟旨,先对将士们加以慰勉。待到大获全胜之时,再论功行赏。”

    “臣遵旨。”

    罗启华出列答应一声,随即退回,给肖道忠使了个眼色。

    “圣上,臣有本要奏。”

    肖道忠出列了。

    “嗯,肖爱卿,所为何事啊?”

    “臣请对贾珉治罪。”

    元亨天子脸色一愣,随即恢复了平静。

    肖道忠这一说,大臣们就低声议论上了。

    贾珉的事情,已经人尽皆知。革去功名,削职为民,这个处置已经不轻了。如今还要治罪,难道他还有什么罪行?

    “臣昨日接到举报,说贾珉妖言惑众,动摇军心,前些日子,在民间已经造成了恐慌,现在坊间还有流传,说是此次不该开战。”

    “这些只是一些流言,议论议论也就罢了。但是,这种论调若是在前线将士那里流传,可就是蛊惑人心,动摇军心了。”

    “臣从兵部那里,也确实听说过这些言论。就是因为贾珉的畏敌怯战,大肆宣扬鞑靼人不可战胜,才使得部分将士在前线畏首畏尾,谨慎求稳,以至于贻误战机。否则,如今北温都拉战事早已经结束了。”

    大臣们能混到今天这样的高位,自然都不是傻瓜。许多人甚至都是极为精明出色的人物。

    对于肖道忠所说的,因为贾珉的言论,就使得前线将士贻误战机的说法,其实是嗤之以鼻的。

    贾珉可以说他的,但是,听不听,还在于你自己。

    就因为贾珉说了些反战的话,就动摇了军心,贻误了战机,起码在情理上就是不通的。

    若是仅仅因为几句鞑靼人厉害的话,就动摇了军心,那你这军心也实在是太脆弱了。

    这点儿事情都挺不住,你还能打什么仗?

    “李源,真有此事?”

    “回圣上,确有此事。”

    李源这话,语气虽然肯定,却是移花接木的障眼法。

    这些议论确实有,但也只是兵部内部的人,在闲聊时候的笑谈。前线从来就没有传来这样的言论。

    这样的事情,本就多是虚无缥缈之词,没有人会去认真追查,到底是谁说过的。

    但是,把这些事情安在贾珉的头上,就有人相信了。

    “圣上,臣也听说过此事。”

    万新堂出面了。

    “罗大学士,你有何见解?”

    元亨太子又问罗启华。

    罗启华本来是不想出面的。

    不是他不想对付贾珉,而是他觉得,在这种场合下,以他的身份出面对付贾珉这样一个小人物,实在是有失他的体面,会叫别人瞧不起他。

    他在背后指使肖道忠这样做,就已经足够了。

    但此时皇上点了他的名,也就只好表态了。

    “回皇上,贾珉少年得志,行事张狂,出言无忌,倒也情有可原、但是,北温都拉之战,是朝廷军机大事。他在此事上一再出言无状,此风不可长。若是不加惩戒,今后人人效仿,就将后患无穷。臣以为,肖道忠之言,可以一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