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德的圣旨

    快到晚上十点,贾珉偷偷溜进沈冰衣的房间,两人尽享鱼水之欢,一夜缠绵。

    第二天一早,贾珉直接到了卜奎街里,转了一圈儿,在外面吃了饭之后,才假装在外面视察完毕,回到了军营。

    回来之后,就召集冯紫英、杨林、和赵半城等人开会,研究修建城墙事宜。

    现在是八月,距离冬天还有几个月,前期准备是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的,所以就要尽早着手。

    虽然卜奎的冬天是天寒地冻的,但是,修建城墙跟建设一般的房屋是不同的。它的主要工程量是土方工程,所以,即使在冬天也是可以施工的。

    关于城墙的规模,在会上发生了争论。杨林等主张还按照原来的周长十二里建设,贾珉则一下子把这个标准提高了一倍,按照周长二十四里建设。

    虽然别人提出了质疑,但是,在贾珉的坚决主张下,还是采纳了他的意见,决定建设二十四里长的城墙。

    贾珉的真正想法,是要建设四十八里的城墙。但是,这个想法太过惊人,也就暂时不提了。

    接下来,就分头进行预算、现场勘测、编制施工方案,安排工期等前期工作。

    城墙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冬季处于农闲季节,可以抽调出一部分流人参与城墙建设。但是,这些人还是不够的,所以最后决定,由赵半城他们回去招募流民到卜奎来。

    今年河南发生旱灾,已经有不少流民四处流落,把他们招募来,既解决了劳动力的问题,也安置了流民。将来城墙完工后,还有希望把这些人留在卜奎安家落户,充实卜奎的人口。

    流民跟流人不用。

    流人是因为犯罪被流放的犯人。流民则是因为某种原因,被迫离开故土,四处迁徙的流动人口,他们并非犯人。

    流民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水灾、旱灾、饥荒、兵荒战乱、土地兼并、赋税沉重等原因,失去了土地、房屋、牲畜、农具等财产,在家乡难以生存下去了,所以才不得不迁徙他乡。

    历朝历代,流民都是令朝廷很头疼的问题。

    首先,流民会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使得国家人口减少,兵员短缺,税源减少,国库空虚,国力衰减。

    其次,流民会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冲击。流民在迁徙过程中,为了争夺各种资源,会跟当地人发生冲突。

    作为最为贫穷的底层,他们为了生存,还时常铤而走险,shā • rén ,抢劫,盗窃,甚至结成团伙起义造反。

    所以,若是能通过修建城墙,解决一部分流民的生计和安置问题,对于朝廷也是个重大贡献。

    丁丑年八月十四未时,刑部侍郎、奉旨巡查卜奎钦差姜明前抵达卜奎南城门。

    卜奎都司衙门都司贾珉,府兵团幕僚长冯紫英以及陈也俊、卫若兰和府兵团其他高级军官,都司衙门典史杨林等官员在南城门等候迎接。

    钦差车队抵达城门,贾珉等快步上前迎接。

    姜明前下马,迈着方步,先停住了,等候贾珉等人到来。

    行过礼节之后,气氛轻松下来。

    “钦差大人一路辛苦了,就请移步入城。”

    “怀远啊,你这个城墙倒是很新鲜,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城墙啊。”

    姜侍郎跟贾珉也算是熟人了,说起话来,也就随便了。

    “钦差大人,实不相瞒,这样的城墙,我也是第一见到呢。我刚见到的时候,几乎就要哭了。”

    “哈哈,怀远客气了,若说你会哭,我倒是不信的。”

    “不过,钦差大人来的正好,下官正准备要修建城墙呢。若是明年大人再来,城墙就修好了。”

    “哦?这么快就要修城墙了?这可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啊。”

    “以后再跟大人详细陈情,还请大人多多指点。”

    “怀远做事,我是不敢说指点的。你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到达了卜奎,路上五百流人没有一例死亡、脱逃的,起初,就连我都是不相信的。你是如何做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