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宝钗非彼宝钗(一)

    罗木阁以为贾珉此时很自在,实在是大错特错了。贾珉此时也很头疼。

    他是为了宝钗的信头疼。

    是薛宝钗的,不是谢宝钗的。

    宝钗的信,是昨天到的。不仅有宝钗的信,贾府其他人的信,留守的张德财的信,还有长安公主的信,都是一块儿而来的。

    当时贾珉不在军营,是陈也俊接的信。正想收起来的时候,恰好就叫妙玉给看见了。

    妙玉说交给我吧,等贾珉回来了,我再交给贾珉、

    妙玉跟着贾珉到这里,平时又跟贾珉黏黏糊糊的,明眼人早就知道他俩是怎么回事儿了,也认可了他们的关系。

    陈也俊也没多想,就把信给了妙玉。

    妙玉素来是个直性子,早就把贾珉当成自家人了,所以也就没客气,自己就先把信给看了。

    此前贾珉和宝钗婚事的传言,妙玉也是知道的。当时她就很紧张,后来薛姨妈出来辟谣,这才让她放下心来。

    对于平儿和晴雯,妙玉是从来没当成什么威胁的。在她看来,平儿和晴雯将来即使跟了贾珉,也不过是做妾,对她不会构成什么威胁。

    平时没事儿时,妙玉也曾经试探过两人。两人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话里话外的意思,对于做妾也是认可的。

    因此,妙玉就认定,正室的位子,非自己莫属了。

    目前看来,她还没有什么有力的竞争对手,自己的家世,跟贾珉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妙玉如此认为,也是有道理的。

    别人的信,不外乎嘘寒问暖,家长里短的,都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最后,妙玉筛选出了三封信。

    一封是黛玉的,一封是栗安的,一封是宝钗的。

    黛玉也是被妙玉怀疑的,但是,贾府的普遍观点,都认为黛玉和宝玉是天作之合,加上黛玉的信写的中规中矩,所以妙玉就排除了黛玉的嫌疑。

    栗安的信,写的比较随意,无非就是练兵上的一些事情。有些可疑的,是栗安的语气,似乎有些幽怨,埋怨贾珉开拔时没通知她。

    妙玉没跟栗安打过交道,只是从平儿和晴雯那里了解到了栗安的一些情况。更不知道她的公主身份,所以,最后把栗安也排除了。

    宝钗本来就有了婚事的传言,虽然后来辟谣了。但是,在妙玉的眼里,却是有了前科之人,因此,对于宝钗的信,就重点审查。

    这一看,还真叫她看出了问题。

    原来宝钗信里说,卜奎是个广阔天地,有了珉四哥在,将来一定会大有前途的,若是时机成熟了,她将来或许也会到卜奎来做些生意。

    这些话,立刻被妙玉视为宝钗向贾珉表达爱意,两人暗通款曲的信号和证据。认为贾珉跟宝钗藕断丝连,私定终身了。

    实际上,在一定层度上,妙玉的感觉还真就是对的,这确实是宝钗给贾珉的信号,借此表明自己的心迹。

    妙玉虽然性情直爽,情商差点儿。但是,智商却不低。本来一冲动就想去找贾珉问个清楚,但是,细一想,自己如此去找,却是师出无名。

    宝钗只是在信中这么一说,但是,婚姻大事,终究还是需要父母做主、媒妁之言的。薛姨妈那里已经辟谣了,所以,此事现在还当不得真。即便是问贾珉了,若是贾珉耍无赖,来个矢口否认,自己也拿他无可奈何。

    于是就想自己还是该寻个万全之策,但是,想来想去,也没有想出个什么法子来。

    又联想到自己的悲惨身世,遇到如此婚姻大事,竟然没有个父母和长辈做主,不禁心中悲哀,就流下眼泪来。

    一枝花从草原上回来之后,就一直呆在军营里。为了不让她没死的消息传出去,就不让她外出。

    她做土匪时就是野惯了的,哪里能那么老实,于是一天就老是去找赵大海。

    两人本是多年前的情人,虽然这些年一直没走到一起,但是,彼此心里却都是有着一份牵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