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都是广告

    虽然没敢出去,几人终究是无心读书,于是就在院子里百无聊赖地转悠着,或是胡说八道,或是嘲笑那些在屋子里读书的同学。

    不一会儿,就见到有十多个人,开始往院子里搬东西。都是些桌椅板凳床铺什么的。隔壁的院子里,也有人声喧嚷。

    扒上墙头一看,也有十多个人开始往里面搬东西,有桌椅,还有一些家什用具。不一会儿,一台马车进来,开始往下卸东西,这个东西他们认得,是爆米花机。

    另外几个人,则开始在院子里挖沟,把木头立在沟里,立起了杖子。看挖沟那样子,是要把院子分割开来。

    不一会儿,那个院子弄完了,就又到族学的院子立杖子。画了线,把族学的教室跟其他屋子分割开了。

    如果立起了杖子,族学教室,就成了一个单独的院子,一下子比原来小了许多。

    最后,又有两个人,抬进来一个物件。这个物件,宝玉几人都很熟悉。他们在野渡居兵营的时候,都跟它打过交道。

    一看见这个东西,宝玉几人一边骂着“这个天杀的珉老四”,一边回屋里读书了。

    这个东西,就是铁笼子,跟他们在野渡居里蹲过的铁笼子一模一样。

    三天以后。

    帝都的居民们一觉醒来,走到街上,就看见了大街小巷的墙上,贴满了广告。

    这些广告,跟有些商家的广告不一样。

    那些商家的广告,大多是弄一张纸,随便写上几个字,诸如“孙家杂货铺新到大盐”,“盛隆车行出兑”之类的。

    不仅就是那么一两句话,有的字还歪歪斜斜的。似乎多写一个字,就能赔上多少钱似的。

    这些广告,却是大不一样。不仅字数多,上面还有图画。那内容更是叫人惊奇。

    原来竟是传授手艺的,只要交上一些钱,就能学到一门手艺。

    这可真是一件新鲜事儿啊。

    原来学手艺,除了祖传,就得拜师。无论是哪一样,没个一两年,两三年,都是学不来的。有的甚至还要学上五六年。

    在学徒的这些年里,不仅开始要给师父交上一笔学徒费,还要几年里,免费给师父干活。

    如今只要几天,就能学上一门手艺。虽然要交上一笔钱,但是,却不用给师父干活了。这就省下了好几年的时间。

    这几年的时间,完全就可以用来挣钱了。

    甚至连账都给你算清楚了,本钱多少,赚钱多少,多长时间能把钱给赚回来,让人看了,一目了然。

    还有什么现场培训,市场实践,包吃包住,提供家什,包教包会,一期不会,下期免费,学会为止……。

    总之,只要你交了钱,就叫你赚钱。

    许多人是不识字的,但是,识字的人也总是有的。于是那些识字的,就被人围了起来,反复地念着,反复地解释着。

    当这些人坐上了公交马车时,在公交马车的车身上,也见到了这些广告。都是通过书房印刷出来的广告,有字有图,还是套色的。

    不仅车身上有,每台车里也有,免费取用。

    这是个许多人想赚钱,但是却无门路的时代。这是个许多人想学手艺,但是却无处可学的时代。

    现在,竟然交上几个钱,就能学到手艺了,就能有一个赚钱的门路了。

    这是真的吗?

    但是,看下面的落款,竟然荣国府和宁国府义学。那理由也是堂堂正正,是两府为报皇恩,施行的善举。是为济民救困,富民强国的义举。

    原来是荣国府和宁国府啊,那不是四王八公里的荣国府和宁国府吗?两个国公府啊,那还能有假?

    广告上不是说了吗?可以到贾府义学和各处的贾府超市去咨询、报名吗?走,到那里问问去。

    许多人看到了广告,就赶到了城里的各个贾府超市和贾府族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