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专家

    “流动作坊?”

    “对,就是可以快速地拆装的生产设备,可以简陋一些,但是,要保证最基本的生产功能。比如说,明天启程了,今天就可以把设备拆下来装车。待到一个月后到了漠北,找个地方把设备装起来,在那里就可以生产出火药,弓箭来。”

    “珉兄弟是要就地生产?”

    “是的,将来打起仗来,战场是随时会变化的,补给线若是太长了,很可能就供应不上了,若是再被敌人截断了,就陷入困境了。只有就地生产,才能保证dàn • yào 的供应。”

    “不仅是dàn • yào ,就是化铁炉,也是要准备一套的。至于工匠,将来的的军队出征时,都是要随军一起走的。这样,即便是没有了给养,哪怕是深入敌后几千里,孤军在外几年,也能支持下去。”

    “另外,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军粮上,要生产一种压缩饼干和脱水蔬菜,到时候,只要有水,即使不埋锅生火做饭,也可以支持数月。”

    “压缩饼干和脱水蔬菜?”

    戴植还是第一次听说过。

    “这两样东西,到时候,我会跟先生一起实验。”

    两人一边在水塘边走着,一边随便地交谈着。虽然没有固定的话题,但是,每一个想法的交流,每一个观点的碰撞,都会闪出智慧的火花来。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先生今晚就修书一封,明日我就派人去江南,把先生的家眷接来。这边的房屋住处,也会尽快安排好。”

    “如此就谢谢珉兄弟了。”

    “先生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至于先生的报酬,就以每月300两银子为准。”

    “什么?每月300两?不行,这太多了。”

    每月300两,即使对戴植这样的顶级工匠来说,也是个天价了。

    但是,在贾珉的眼里,戴植可不是一个工匠。他简直就是大师啊。

    这个时代,社会阶层的等级是士农工商。戴植属于“工”的阶层,连农民的地位都不如。

    其实,这就是统治阶级的偏见了。他们看重的,只是所谓的士阶层的那些知识。那些知识的核心,就是四书五经这些圣人的经典。

    对于戴植这样的技术人员,实际上是瞧不起的,甚至还视为奇技淫巧,常常加以排斥。

    实际上,恰恰是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

    “先生这些知识技术,是几辈人传下来的心血结晶,区区300两银子,哪里能买的下来?所以,这个火器作坊里,还要有先生的一成股份的。不要你出钱,先生的技艺就是股本。”

    “珉兄弟,这可使不得。”

    “就这么定了,别人不知道先生知识的价值,我却是知道的。另外,先生想要做任何实验,材料随便用,所有费用实报实销。”

    “珉兄弟,这需要很多钱的。”

    “我知道,钱的问题,先生不要担心。胡老板和方秀才没跟你说么,赚钱对我来说,是最简单的事情了。”

    戴植沉默了。

    胡家酒坊的人在辽东找到他的时候,尽管已经说了,回来之后,会给他相当优厚的待遇。他也相信了这一点。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最后的待遇竟然会如此优厚。

    不仅仅是每月300两银子的天价,不仅仅是把家眷给接来。而是因为这股份。

    虽然只是一成,但是,这可是一大笔钱啊。

    问题还不仅仅于此,而是贾珉对于他的手艺的尊重和看法。

    这个时代,是没有什么知识产权之说的。所以,手艺人要想得到知识,基本上就是两个途径,一是祖传,二是拜师学徒。

    祖传还好说些,因为有血缘关系,先辈还能对后辈倾囊相授。

    拜师学习,师父常常就要留一手。所谓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最后的结果,就是手艺越来越退步,很多绝技就在这种情况下失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