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手山芋

    哪天见了平儿,倒是要跟平儿说一下呢。叫她多照顾珉四叔一些。

    这府里的人,一有棘手的事情,就甩给珉四叔。他们坐享其成不说,还总是明里暗里地使绊子。里里外外,就是苦了珉四叔一个人,倒是真叫人心疼呢。

    皇帝下一道练兵圣旨很简单,但是真的操办起来,还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的。

    资金、场地、兵员、建制、教头、装备等事项,千头万绪的,操办起来,其实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贾珉既然接受了这件差事,就得抓紧时间办了。要练兵,就得好好地练。皇帝既然下了圣旨,就一定是有所考虑的,很有可能,将来是要上战场的。

    若是不好好训练,弄一帮菜鸟上战场,那就无异于是拿这些人的性命去开玩笑。除了当炮灰,就没有什么好下场。

    所以,贾珉出了荣禧堂,打发宁儿去找焦利,自己就直接回到了野渡居。

    他打算把兵营放在野渡居这里。

    这里原来就在扩大建设规模,此前一直由焦利在监工建房。原本是打算作为别的用处的。现在就只好用作军营了。

    有了军营,才有了吃住的地方。否则,来了人,连个吃住的地方都没有,还练个什么兵?

    至于装备问题,则可以先缓一缓,弄些平常的兵器,先糊弄一下。先把架子搭起来,以后再慢慢装备。

    目前,兵员的来源是最大的问题。若是从府里抽调,虽然比较快,但是,弊端也多。

    首先就是人员素质难以保障,这一点,其实是个硬伤,几乎没有什么补救办法。

    其次,就是会影响府里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

    最后,就是会影响贾珉的爆米花计划的实施。

    所以,贾珉决定,只从府里抽调一少部分人。其余的部分,主要是从外界招募来解决。

    从外界招募,就得花钱了,这其实就是雇佣兵的性质了。但是,真正的好兵,现在是很难招募到的,即使招来了,也得进行大量的训练。

    无论是招人,还是日常训练和装备,都需要大量的金钱支撑。好在贾珉现在不缺钱,这一点,倒是叫他轻松了不少。

    他现在手里有十几万两银子,开头是足够用了。但是以后能不能够用,就不好说了。这取决于贾珉对于这只军队的定位。

    若是想真正练出一支精兵,除了日常的费用,就是装备了。装备才是最烧钱的地方。

    要想在这方面糊弄也行,一般的刀枪弓箭之类的,其实也花不了太多钱。但是,战斗力就很值得怀疑了。

    大德王朝建立一百多年以来,几乎就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历代皇帝都强调文治,以德服人。对于武功并不是太重视。除了边疆之外,武备其实是很松弛的。

    军队员额虽然不少,但是,作战能力,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

    军队空额,军官吃空饷,士兵逃亡,军纪涣散,缺乏训练、装备简陋等种种弊端,在军队里普遍存在。

    贾珉要想训练,就得采取自己的那一套方法。一旦他这样做了,就必将引起多方的反弹。原因,自然还是观念差异和时代差异。

    到时候,士兵会不适应,军官会不适应,贾府会不适应,兵部会不适应,甚至闹大了,皇帝都会不适应。

    所以,若是不事先做好筹划,到时候,很可能虎头蛇尾,进行不下去了。

    在这个世界里,贾珉从来没有过从军经历,无论是在履历、声望上,都没有什么权威。所以,他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增加自己的权威性。

    这个权威,来自于地位、声望、能力等诸多方面。要想获得这些,最为便捷的方式,就是获得武状元的名头。

    有了这块金子招牌,贾珉要想按照自己的理念练兵,阻力就会大大地减少了。

    敢于对武状元指手画脚的人,毕竟还是不多的。所以,这次皇上加了一科武举,对于贾珉来说,是一个天赐良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