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四)

    也是一个牌子,上写:“快速养猪法”,下面还是一个箭头。

    进了屋子,也是满满的人。就见那个喂猪的吴红梅,高兴的讲着。

    “要说俺家这猪,跟别人家可是不一样的。先说这猪吃的,你们看见了吧,都是玉米糊糊,可不是象别人家那样,竟是吃草的。这是连人都吃得的,不信?俺就吃给你看看。”

    吴红梅拿了个葫芦瓢,从木桶里舀出来一些,一边走,一边给众人看着,然后就送到嘴边,吃了几口。

    “要说快,到底有多快呢?你们家养猪,都是两三年出栏,我们这多少?说出来吓死人。半年。还半年?你把那‘还’字儿去掉,对,就是半年。”

    “半年的猪好吃吗?”

    问话的是个举子,正是来自奉天的孙秀才。

    “这位秀才老爷,看你那样子,也就十六七。先不说猪肉好吃不好吃。我问你,若是你娶娘子,有2个叫你挑,一个十六岁,一个六十岁,你挑哪一个?”

    “自然是挑十六岁的了。”

    “那不就结了,总是年轻的鲜嫩嘛,谁愿意挑老的。猪也是一样嘛。”

    “说完吃的,咱再说住的,各位大爷,你们可看好了,咱这猪住的是什么地方?别人我不知道,可是比我家里都干净呢,这样地方出来的猪,那肉也是干净的,吃起来,心里能不爽快?”

    “我跟你们说,我这猪养了快三个月了,再有三个月,可就出栏了。现在有一半儿都订出去了。你们今天算是来着了,若要是谁想定,就到我家老头子这登记去。”

    “我才不是老头呢,再叫我老头子,我就休了你。”

    说话的是刘铁山,引起众人一阵哄笑。

    两人在这里宣传,以及这些对话,都是贾珉事先给准备好的剧本。目的,自然就是为了吸引眼球了。

    今天来了这么多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搭车宣传的机会的。

    要说这圈里的猪,贾琏这几天也是看见了的,只是没想到,这两口子,竟然会上演这么一出戏来。

    看着一群人挤在那里登记,贾琏也只好在心里暗道:这珉老四连这个空档都不放过,也是算计到家了。这些猪,怕是又要叫他宰上一笔好钱了。

    出了猪圈,在厨房前面,又围了一大帮人。贾珉挤进去,就见那个铁匠刘成在三个锅前面讲解着。

    “列位上眼了啊,我这锅,可是你们从未见过的。你们谁家的锅不烧煤?不烧柴?不烧草?都烧吧?”

    “我这锅就不烧?不烧?烧什么?嘿嘿,烧气!对,就是烧气。没见过吧?”

    “什么?你说我这不是火?来来,这位老爷,你伸出手来,烤一烤,看看是不是火?这水都烧开了,不是火,又是什么?”

    果然,三个沼气灶上,每个上面放着一个锅,锅里的水正哗哗开着,四处冒热气。

    “我这火,有个名堂,什么?你说是天火?说对了一半儿。这不叫天火,叫做地火。我这火,是从地下来的。”

    “你说没有地火,哎哟,看您也是个读书人,怎么就会说出这等没见识的话呢?”

    “您既然是读书人,就该是读过四书五经的。里面有一本《易经》,想必是读过的。《易经》六十四卦里,有个明夷卦,叫做什么?对,就是地火明夷,这不就是地火嘛。圣人都说了有地火了。”

    接着,刘成就引导者众人进了厨房,果然,就见那几个沼气灶上的管子,最后通到了地下。

    “这就是我们的地火灶,烧水,做饭,干净,无烟,省时省力。列位若是有兴趣,一会儿出去时,到大门口几位秀才那里登记一下,将来我们就可以给你安装地火灶。”

    “至于价钱吗,到时候可以来咨询。过后忙完了,我们还可以到各位家里走访,详细解答。”

    “我这地火,跟前面的灵芝,后面的西瓜一样,都是天降祥瑞,是当今盛世海清河晏,皇恩浩荡的太平景象。我这里的事儿,还不稀奇,等一会儿,你们进了西瓜园子,可得小心了,到时候,可别把眼珠子惊得掉地下了。就请继续前行,进入西瓜园子,见证奇迹发生的时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