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心跳

    这是贾珉从自己前世得到的经验,是经过专家研究得出的可靠结论。

    看看玉米的价格,贾珉心里盘算一番,心里有了数。

    其实,贾珉的养猪模式,和这个世界的养猪模式,这个肉粮比对他是不太适应的。

    首先,他这种养猪法,酒糟是精饲料,可以直接喂猪。按照这种方法,酒糟就可以把原料钱赚回来,酒就等于是白得的。

    如果他一斤酒卖上一两银子,就净赚一两。

    另外,这个世界养猪,基本上是不喂粮食的。许多时候人都吃不饱,哪里还有粮食喂猪?

    但是,猪也不是不可以养的,喂猪的主要东西,就是草,所以,打猪草就是养猪人经常要干的一件事儿。

    走在街上,时不时地,就能看见宁儿和南儿贴的广告,还真就有不少人看,议论纷纷的,许多人张罗着,说要到野渡居去看看。

    贾珉心里乐了,心道:小平儿啊,明天你就要忙着接待这些人了。

    贾珉回到家里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焦利和宁儿、南儿都回来了。饭应经做好了,就等着贾珉回来摆饭了。

    平儿已经给准备好了水,伺候着贾珉洗了脸,于是就开饭。

    今天上午在陈翰林家打完井,下午就到了另一家,又打了一个井坑。一眼井收了6两银子,两眼就是12两,去掉一眼井的2两本钱,净赚了8两银子。

    只是因为现在还没有井管子,钱虽然收了,货还没付而已。

    至于陈翰林那个井,虽然原来说好是不要钱的,但是陈翰林还是硬给了钱。大概是不差钱儿,又是个有体面的文人,不愿意占这个便宜。

    况且,由于示范效应,还有十几家在等着排号打井的。

    贾珉也说了自己看到广告时候的情景,南儿和宁儿也说自己在贴广告时,就有许多人张罗着要到野渡居来看。

    于是,贾珉在饭桌上就安排,焦利明天继续带人打井坑。叫各家准备好石头,等将来井管子出来后,再去安装,就很快了。

    现在,刘铁匠和其他铁匠铺的供应,就成了关键问题。

    此事也交由焦利一并负责。

    刘铁匠家住在野渡居三里地的地方,今天回家去了。于是贾珉就告诉平儿,明天刘铁匠来了,就给他准备个住处,叫他以后就住在这里。一是省去来回路上的时间,二是省了在家里吃饭的饭钱。

    贾珉这里的好处,就是刘铁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在这里干活,必要的时候,加加班也方便。当然了,活儿是不会白干的。

    一个没说出来的打算是,贾珉要刘铁匠以后也要跟着参加培训,学习些文化知识。将来,他对刘铁匠还有更大的用处。

    平儿和风花、雪月这些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接待那些来咨询打井的人。给他们示范、讲解、登记,排号。

    宁儿和南儿明天的任务,就是跟着贾珉,建设猪舍。

    今天晚上,开始上培训课了。

    除了焦利,其他人对于学习的热情,其实并不高。

    这跟他们的出身和现在的身份有关。

    这些人,除了南儿外,都是贾府的奴才。焦利是家生子。所谓家生子,就是他的祖辈是奴才。后代中,也基本上都是贾府的奴才。平儿以前虽然不是贾府的奴才,但是,是王熙凤家买来的丫鬟,跟着王熙凤陪嫁到贾府后,就属于贾府的人了。实际上也是贾府的下人,只是因为在王熙凤的房中,是个高级一些的下人罢了。

    对于犯了错的丫鬟,贾府动不动就说配了某个小子,就是指的奴才说的。其实跟奴隶没有多少区别。

    象袭人那样的,属于买来的丫鬟。贾府如果愿意,还可以把他们再给卖了。后来修建大观园时,从苏州买来的12个戏子,后来就有些人被卖掉了。

    这些人,首先是小时候,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即使接受了教育,读书好,想考取功名,也得贾府同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