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十二岁(第一更,求月票)

    左小右还记得,哪怕到了2003年,他离开县城的那一年,陪送摩托车也是当地的主流,娶个媳妇只需要花两万块。条件差点的,一万块也能凑合下来。

    而且男方的父母不需要准备单独的房子,媳妇嫁过来,都是和父母一起住。

    那些年,真的不存在娶不起的情况。

    1997年,在这个小县城,一家三口的月开销,五百元足够了。

    父母走后,左小右在家里转了转,看着每一个熟悉的场景,每一件熟悉的物品,眼睛有点湿。

    擦擦眼泪,煽情神马的最讨厌了。

    跑回自己的房间,打开存钱罐。里面有厚厚的一沓,大票小票都有,数了数,一共六百二十三块。这些是他从记事起开始存储的零花钱,有bā • jiǔ 年了吧!

    揣着钱,左小右收拾一下,出门去了汽车站,坐车直奔市区。

    县城到市区要一个半小时,倒不是路途遥远,而是司机为了拉足乘客,一直在发车的时候走十米停两分钟,走十米停两分钟,一直到车里差不多满员了才开车。而且速度很慢,就是为了半路上多拉点人,能把人急死。

    好不容易熬到市区,左小右发誓,以后再也不坐客车了。一路上,他有数次恨不能打死司机那个龟孙儿。

    到了市区,左小右凭着记忆找到了一家乐器店。

    乐器店坐落于市中心的商业区,店面不大,只有三十个平方,里面的乐器也不多,大部分是吉他、笛子、二胡之类的中小件儿,最大件儿是电子琴。

    这也没办法,沧市这时候还是不入流的城市,又是1997年,乐器店里有这些东西卖就不错了。

    老板是个三十多岁的摇滚青年,一身‘霹雳’的行头,堪比后世杀马特。

    “小孩。买什么?”摇滚青年正玩电吉他,见一个半大小子进来,心里啧一声:又是个光看不买的。

    “我看看吉他。”左小右看着店里的吉他,都是很普通的货色,标价基本上是三四百。也有好的,但是就两把,都是上千块的货色。

    左小右没打算买好吉他,问道:“你这里最便宜的吉他多少钱?”

    果然是穷鬼。

    摇滚青年从货架上拽下一把有点陈旧的吉他,道:“二百五。”

    “二百吧!”左小右对着吉他吹了口气,一层灰尘扬起。糊了摇滚青年一脸:“都这么久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弹?”

    “咳咳!”摇滚青年呸了两声,把脸上的灰尘扫掉,怒道:“小孩,这吉他就是旧了点,不影响弹。爱要要,不要走。”

    “呵呵……”这个时期的服务意识也很差劲,根本没有顾客就是上帝的概念。

    左小右笑了两声:“二百吧!二百我就要了。”

    “二百五,少一分都不行。”摇滚青年不耐烦的挥挥手:“不行就走。你去别家看看,没谁比我这更便宜了。”

    左小右摇摇头,道:“这样吧!我在你这自弹自唱,要是唱的好听。你就二百卖我。”

    “哟呵?”摇滚青年一听就乐了:“小孩,你还会自弹自唱呢?”

    “那当然。”左小右道:“我不但能自弹自唱,还会作词作曲呢!不信我给你唱一首自己写的歌。”

    “行!”摇滚青年乐道:“要是你这歌不难听,我就二百卖给你。要是不好听。二百五一个子儿也不能少。”

    “知道啦!小气巴拉的。”左小右翻了个白眼。

    “小鬼!”摇滚青年气乐了:“赶紧唱,不好听你就给我滚蛋。”

    左小右懒得理他,接过吉他。要了条抹布把吉他擦干净,抱着吉他坐在凳子上,试了试音色……真难听。

    二百多的破吉他,将就吧!

    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

    “咳!”一段诙谐有趣的前奏结束后,左小右干咳一声,冲着街对面那些逛街的年轻女孩唱到:“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这里的表演很精彩,请不要假装不理不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