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奇正之道

    “徐福?恕在下孤落寡闻,从未听过此人”钟繇眉头微皱,很是努力的回想了一会后回答道。

    “哦”李风听闻心中颇为失落,对于徐庶,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此人之才智,也属三国顶尖。

    诸葛亮,庞统,徐庶皆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弟子,这三人属于后起之秀,在此之前,司马徽还有三位弟子,正是曹操帐下的王佐之才荀彧,天生鬼才郭嘉,谋主荀攸,此三人在司马徽离开颖川前都曾拜在司马徽门下。

    司马微,字德操,颖川阳翟人氏,乃是汉末著名的名士,隐士,后来因为黄巾之乱躲避到荆州,定居在荆州襄阳城外一处名唤葫芦谷的地方,前后为这个纷乱的汉末输送了最为顶尖的六位谋士。

    而诸葛亮、庞统、徐庶三人与荀彧、郭嘉、荀攸有着许多相识之初,诸葛亮与荀彧皆坚持正统,目光长远,大局观出众,运筹帷幄,谋略皆以正为主,以奇辅之,而郭嘉与庞统则刚好相反,他们两人用谋喜欢剑走边锋,以奇胜之,用正为辅,而徐庶与荀攸则又有所不同,这两人走的用兵正道,奇正皆用,相辅相成。

    孙子兵法有云“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意思是奇正的变化是无穷无尽,不可胜数,奇正又互相依存,也可以互相转化,无头无尾,无始无终。

    故而奇正之谋,重在看用谋人,诸葛亮与荀彧便是将正用的淋漓尽致,为曹操和刘备创下了如此若大的基业,而郭嘉则是讲奇用到了极致,故而历史评价郭嘉为鬼才,后世之人许多人认为他是汉末第一谋士。

    庞统则有些可惜,死在这一个奇字上,最终身死落凤坡,留下毕生遗憾,每每看到此处,皆让后世之人唏嘘不已,若是庞统未死,以诸葛亮与庞统为左右,汉末三国必然是另一方模样,诸葛亮也不会独木难支,谁能一统天下也未知。

    而荀攸与徐庶这两人又是不同,奇正相辅,颇有中庸之道的意思,故而此二人谋略才智不在前面四人之下,但是名声影响却都在他们之下。

    “不知飞扬为何要寻此人,若是十分要紧,待到城内,我便立刻叫下人们四下打听”见李风如此表情,钟繇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不得不说钟繇对朋友十分看重,在这几日相处中可以看出,钟繇人缘极好,有点像一群朋友中的老好人,对谁都十分热心。

    “元常不必如此,我与那人素不相识,只是听一位朋友说起此人是他朋友,是颖川人氏,故而相问,若元常不知,到时我在问问我那朋友便好”李风解释道。

    “嗯~~如此也好,不过此人能得飞扬看重,必是非常人也,想来若有机会,可介绍我相识”钟繇说道。

    “当然”李风点头答应道。

    同时也在心中想道,如今的徐庶只怕年纪跟自己差不多,可能还没自己大,而且徐庶早年是学武,好游侠,喜欢行侠仗义,后来因为为友人报仇,被官府抓,才幡然醒悟,弃武从文,成为一代智者。

    然而李风却不知道,正因为今日跟钟繇提起,数年后徐庶犯事,被抓挂市集让百姓相认,钟繇刚来经过此地,听到百姓说到徐庶之人,骤然想起徐福之名,最终钟繇以李风的名义救下徐庶,使得徐庶一直对李风心怀感激。

    此后李风在钟繇家住了数日,并向钟繇请教书法,当钟繇第一次见到李风所写的字时,简直可以用难以置信来形容,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位拜在当世大儒卢植门下,名传天下少年长平侯写字会如此之丑。

    说的难听点,那根本就不是字,就是一个个鸡爪印在纸张上,用如此昂贵的纸张给李风写字实在是有些暴遣天物,为此李风还跟钟繇解释了好久,并将自己练了数年都无法取得进步的事都说了出来。

    听完李风的话后,钟繇更是啧啧称奇,如此奇葩的事情,实在有些让人难以置信,但是当李风在他家待数日之后,钟繇不得不相信李风所说,因为这几日李风所努力和认真他是看在眼里,但是他的字却没有丝毫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