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颍川人杰

    “公达乃是文若侄儿,你与公达相交,那件到文若不是要叫上一声叔父”郭嘉调笑道。

    “那你奉孝可是公达好友?”李风不甘示弱的反问道。

    “虽是好友,但却有先后,我先与文若相交,再与公达相识,以辈分算来,我是公达长辈”郭嘉是何人,李风怎么可能斗嘴斗的过他,这不李风被郭嘉的话堵的无法还嘴。

    “哈哈哈~~~郭奉孝这张利嘴,颖川是无人能及”正在这时,后方传来一阵笑声,适时的为李风解围,只见此人身高八尺,体型雄壮,走起路来龙行虎步,一看便知长年习武,但又做文士打扮,使其威武之中多了份儒雅,颇有李风义父卢植的风范。

    “诸位,多日不见,严象有礼了”只见他大笑而来,对着众人行礼道。

    “嗯~~听闻你前往长安,怎会如此之快的返回”见到来人,郭嘉与戏志才是一阵不解。

    “正因文则回来,我才请来大军,让文则为我们说说长安战况”荀彧出口解释道。(严象,字文则,也是荀彧举荐给曹操,少聪博,有胆智,出任过扬州刺史,与于禁的字相同)

    严象走到李风面前,对着李风深深一揖说道“长平侯临危不乱,胆识过人,长安如今能安然无恙,皆因长平侯之功”随着严象的话,李风顿时城了大军的焦点。

    “不敢~~长安能无恙,全因皇甫老将军,在下那敢居功”李风忙摇头还礼道。

    “如此说来,飞扬也曾在长安”在场都是聪明人,见严象如此也猜到少许,只是不知道这位长平侯在此战之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竟然叫严象对李风如此尊敬,而对于严象,李风只知道他也是荀彧举荐给曹操的,其他的一无所知。

    “莫要站于门外,何不先入屋在论其他”身为主人家的荀彧开口道。

    “如此,我等便打扰了”众人说道。

    此后跟着荀彧进入庄园,只见宽阔的大厅之人,正站着三人,其中一人身高接近九尺,双目如鹰,面容刚毅,年约四十。

    另外两人却要矮上不少,其中一人年约三十,相貌不凡,此时正在说话,声音洪亮,最后一位则十分年轻,估计只有二十来岁,面白无须,十分认真的倾听另外两人的对话,觉得那人说的有理是便忍不住点头附和。

    “哈哈哈~~诸位别来无恙否”见荀彧领着众人进来,年龄最大的那位文士最先反应察觉,随即停下讨论,转向众人说道。

    “原来是程公在此,我等无礼了”见到此人,郭嘉戏志才等人纷纷行礼叫道。

    “这位乃是兖州名士,程昱,程公”李风身边的郭嘉偷偷为李风介绍道。

    “那位年长者是颖川名士,钟繇,钟元常,而那位年轻的是陈群,陈长文”郭嘉一一为李风介绍,而后荀彧又为众人介绍李风。

    经过短暂的交谈认识之后,众人分主客而坐,可是刚一坐定,又有下人来报,荀彧又再次起身,对众人告了声罪,再次走了出去,没过多久,领着一人走了进来,此人身高也有八尺,看上去也甚是体壮,与严象差不多,只是缺少一份练武气息。

    杜袭,字子绪,颖川定陵人氏,又是一位颖川名士,也是经过荀彧举荐给曹操,不但长与军略,还精于政务,为人温和有礼,深受百姓爱戴,曹操帐下有双杜,全是都荀彧举荐给曹操,都是一时人杰,为曹氏一族立下汗马功劳。

    “今已人齐,文则可为我等详细的说说长安之乱”见人已经到齐,荀彧说道。

    “呵呵,诸位有所不知,在下所听到的都是道听途说,这里有位真正身处长安之乱中人,有他在,还还需要在下来说”严象站起来说道。

    “哦,如此说来,飞扬当时正在长安,如今应当城门紧闭,任何人不得进出?”众人皆望向了李风,其中年龄最大的程昱忍不住开问道。

    “诸位可是凉州刺史为人?李风见众人都看着自己,而他也想给在场之人留个好印象,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