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八十章 早朝

    这份影响力源自于狄仁杰的政绩以及他大理寺寺卿的身份,可是一旦他们的计划曝光,那么他们都将置身于洪流之中。

    上官婉儿来到大理寺,拿着武则天给的令牌,找到了狄仁杰。

    狄仁杰也事先得到过武则天的照唔,将一部分的计划告知了上官婉儿。

    不管是武则天还是狄仁杰,都没有完全的信任上官婉儿。

    这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保障,武则天和狄仁杰之所以能够彼此信任,只不过是有一个中间人,白晨的存在,让他们可以彼此信任对方。

    而且,狄仁杰又何尝没有野心,他也有想要实现的政.治意图、

    统领文武百官?他要的不是这个,至少是不只是这个而已。

    他想要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就似凌霄阁中的那几位极致人臣一样。

    甚至是如韩信、张良和萧何那般的天地雄才,不过现在可没有战乱,除非他想要谋反,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超过他们的功绩。

    不过现在白晨给他和武则天提出了一个计划,一个倾覆天下的计划。

    败了,不过是身死道消而已,可是成了那就是功传千秋,名流万世。

    这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拒绝的诱惑,狄仁杰也是个俗人,别人求财求权,他求的是名。

    翌日――

    天还微微亮,群臣就已经集中在金銮宝殿上,即便几十年如一日,他们也乐此不疲。

    对他们来说,哪怕是不睡觉,只要能够站在这里,抒发着自己的想法,影响着天下大势,那就值得。

    不过,在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让他们吟诗作对,他们比任何人都拿手,可是他们并不懂得如何治理这个天下。

    他们口中的天下,才是他们治理的天下。

    比如说哪里发大水需要赈灾,然后他们就开始请求打开国库支援赈灾。

    可是他们真懂得赈灾,又或者是真心想要赈灾?

    每年因为各地的旱涝、虫荒等灾情,国库都要至少拨出百万银钱,可是真正用于赈灾的只有百分之一不到。

    他们的概念就是,拿到赈灾款项后,就去当地开几个粥铺,然后就这样了。

    至于如何的安置难民,如何的重建家园,他们不懂,那是地方官的事情。

    灾民闹事,那就是官府无能之过,若是平稳度过,那就是他们赈灾功绩。

    李唐的三百年统治,为什么人口一直上不去,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三百年来,大灾大难几乎没断过的,几乎年年都有几十万百姓因为各种灾难死亡。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中原,不足两千万人口,几十万的遇难人数,已经是非常恐怖的数字了。

    而这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饿死的,中原一直都是山地地贫,很多地方开垦难,而且加上旱涝虫灾的轮番席卷,导致粮食产量一直无法上去。

    至于如何让农户增产增量,让这些只会吟诗作对的文臣想办法,那还不如直接杀了他们。

    不过今日的朝堂上又有些不同,因为几乎没有上朝过的上官婉儿,居然站在百官之末。

    当武则天坐到龙椅上的时候,群臣稽首行礼齐声呐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武则天挥了挥手:“今日可有要事启奏?若是无事,诸位就散了吧。”

    其实这早朝要谈什么,基本上没什么硬性的规定,偶尔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拿到朝堂上来说。

    所以总是有些朝臣拿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在朝堂上侃侃而谈。

    几拨朝臣在说完之后,已经是日上三竿。

    坐在龙椅上的武则天,都感觉到有些乏味。

    并不只是今天一天而已,事实上每天都有这种感觉。

    “可还有要事要闻要上奏?”

    就在众臣都以为,今天的早朝到此为止之际,一向在朝堂上惜字如金的狄仁杰站了出来,开口说道:“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