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育

    “智力的发展,也正是从这种本能开始引导。”

    孩子们在玩玩具的时候,往往会想着拆卸,实际上代表着人类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阻止他们破坏,其实会一定程度干扰智力发育……”

    “……通过我们合理的引导,对力量的崇拜可以和好奇、探索混合起来。孩子们会逐渐知道,其实世界上最大的力量是知识。”

    “他们会知道,无论是挖掘机,还是宇宙飞船,都是知识创造的。”

    “于是,他们又开始崇拜聪明人,崇拜科学家……而这种现象,对于我们的教育来说就非常有利了。”这位园长一路介绍过去:“我们的文化气氛,一直以来也推崇智慧……”

    于易峰不停地点头,内心深处正在思考。

    崇拜科学家之类,基本上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阶段,园长说的并没有错。

    只不过,以往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将这种心理延续下去。

    幼儿园阶段主要是为了培养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没有什么学业,往往听听故事,玩玩各种游戏,一天也就过去了。

    有老师会告诉他们好与不好,分辨基本的是非,但没有人告诉他们未来应该做什么。

    专家们会根据他们平时的行为习惯,来进行观察、评估,以进行后边的分类教育。

    “你看,这个孩子特别迷恋各种多面体的玩具……他可能会从事这建模方面的工作。”

    “这个孩子喜欢搭积木,喜欢创造……”

    受到数学浪潮的影响,喜欢各种几何模型的小孩子也增多了。孩子们现在觉得,“数学”非常厉害,非常地“有力量”。

    他们正在用各种不同形状的模具装沙子,有些聪明的,渐渐发现一个圆柱的沙子,刚好可以装三个一样宽高的圆锥,感到非常神奇。

    这时候,不远处跑过来一个身体圆滚滚的小男孩,特别活泼好动放得开。于易峰拦住他问道:“小朋友,你以后想从事什么?”

    “长大了……想当什么?”

    胖胖的小男孩咬了一下手指,大声说道:“我想当厨师,可以给自己烧好吃的!”

    在场所有人都哈哈大笑,不过并不是嘲笑,而是鼓励。

    这么小就能搞清楚自己梦想的孩子,还是很少数的,大多数人只是稀里糊涂有一点偏好而已。

    其实儿时的梦想往往都很单纯,却往往被身边的人影响,不自觉被替换成他人的梦想。因为现实因素,人是不自由的,会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可以赚钱的事。

    而在这里,你可以从始至终地遵循自己的梦想,一直走到尽头。最关键的是,你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喜欢做什么。

    也正是这种整体氛围,以及从本能开始引导的教育方式,为新人类文明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实践证明,它比传统的教育方式更好,当然也需要更多的人力以及教育资源。

    可惜,这种氛围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有缺点,他们在学术方面非常厉害,但是思想比较天真。

    “不过没关系,不是还有一个土著星球可以历练吗?只要世界观、价值观足够成熟,想带坏也不容易。”

    经过历练一番后,心智之类的东西,都能逐渐成熟起来。

    走出幼儿园大门的时候,于易峰还非常快乐地,与小朋友们一个个告别。

    走着走着,他的眉头又慢慢皱了起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类渐渐将自身智力开发到极限,是好事,但也……不是好事。到达极限总归不算什么好事。

    他担忧的,还是……智力壁垒问题。

    新人类文明的平均智力,已经超越了130,放在以前的社会,几乎人人都是天才。这个结果足以让所有教育学家自傲。

    但因为先天的原因,这种智力水准,还远远不足以……跨越这道壁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