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古代一百八十五点都不友好:

  胡人的负隅顽抗其实也是很可怕的,他们得不到的,也不想让别人得到。

  路过鸿鹄楼时,卫玠差点没认出来那已经被烧成一片焦土的地方,曾是他和他的友人经常聚在一起听管弦呕哑的天下第一楼。

  勒马驻足,耳边好像依稀还能听到陆机吟诵他的新诗“金马门外聚群贤,铜驼陌上集少年”的声音。他已经忘记当时他们聚在一起到底在讨论什么了,也许是欧阳建又一次在一群唯心主义中间宣传他唯物主义“xié • jiào ”;也许是巨富石崇又在说他给他的金谷园增添了什么稀世珍宝;甚至可能只是几个学问最高的又在高谈阔论、谁也不服谁。

  卫玠曾以为他对那样纸醉金迷的生活是没什么期待的,如今却发现他愿意用他最好的一切去换取洛阳城重回过去的楼台烟雨,他迫不急的想回到那个王家世叔王澄一眼就能在人烟稠密的街道上准确无误的认出他、并招他上来饮酒品茗的肆意过去。

  如果昨日重现,他大概还是会嫌弃的转过头,假装没有看到放浪形骸的王澄吧。但是至少他会因为当时洛阳城人人富足幸福的笑容而欣喜。

  如今……

  百姓已经逐批在接受过检查与核实后,被从洛阳皇宫放出,回到了自己的家里。有人奔走在街头巷陌,呼喊着已逝亲人的名字;也有人看着被糟蹋的面目全非的家园嚎啕大哭;更多的人是一脸的茫然与绝望,活下来又如何呢?他们熟悉的那个洛阳已经回不去了。

  灾后重建,谈何容易?劫后余生,与家人相拥而泣自然好,若没有家人可以抱了呢?曾经的洛阳连衽成帷、举袂成幕;如今的洛阳尸骨累累、生灵涂炭。

  几乎每一家都有白事,丧葬业无比兴盛,连棺材店的老板都在葬着自己的幺儿。

  稚子何辜。

  能逃入洛阳皇宫的终究还是少数,活下来的人未必会觉得幸福。

  拓跋六修与卫玠并马而立,他握住他空闲的手说:“那些野心家我一个都不会放过!我发誓!不管是暴露的,还是没有暴露的,他们都要为他们的一己之私付出代价!”

  “那洛阳城的百姓怎么办呢?”卫玠没想过要当什么救世主,却也是发自真心的希望能够避免乱世。

  如今乱世确实是避免了,可该死的人却好像一点都没有少。

  以前看小说,总觉得主角乱世枭雄、成就宏图霸业有多帅、有多好,等真看到战争给现实所带来的灾难后,卫玠才明白贤哲为何总说平凡是福。他年少时只能看到脚踏五彩祥云、身披鲜花盔甲的大将军如何荣耀加身,却想不到在每一条逝去的生命背后,被破坏的有可能是一整个家庭的希望与梦想。

  “自然是团结一心,守望相助。不要忘了,我们还有海外的金银矿啊。”拓跋六修努力安慰着卫玠,“你以为卫璪为什么放弃了曾经当大将军的雄心壮志,转为了管理后勤?”

  “因为他也曾在益州看到过如今的这一幕。”

  为了守护一方百姓,当冲在最前面的战神,这很伟大;但是当战到最后,复兴家园的幕后工作者,同样伟大。卫璪其实是个很大智若愚的人,他不是想的太少,反倒是想的太多。卫家有武贤法师、石勒以及拓跋六修这一个个的招牌就够了,他甘当一个在幕后把一切缝缝补补起来的人。有些工作总有人要去做,他觉得他能做到最好。

  最主要的是,如今可不就把他的能力显出来了?→枣哥如是说。

  大将军又如何,进击的长公主又如何?谁有他卫璪战后收场的经验多?洛阳城如今百废待兴,卫璪是所有参与了这次战争中最早升官的,当下的他也算是大权在握,独挑了灾后重建工作小组的大梁,连王济想要修缮王家祖宅都需要找卫璪特批条子。

  “不要小瞧了百姓的自愈性。我们当晚攻入洛阳城的时候,你是没看到那喜极而泣、夹道欢迎的盛况。”

  如今在哭,是因为当时已经高兴过了,现在自然要对逝去的曾经缅怀一二。但没有人会一直沉浸在过去的悲痛中无法自拔,洛阳人的自强不息,可不会输给魏兴郡、荡阴城,没什么为什么,他们可是真正的天子脚下、龙脉之上的京师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