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古代一百四十五点都不友好:

后世的史学家也一直不太懂卫家这种主动把金矿消息分享出去的举动,最后只能用卫瓘、卫玠爷孙一心为公的高洁品质来形容。

但只有卫玠和拓跋六修听到了那一夜卫老爷子的话:“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会保证被到处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资本论》第二十四章第六节的注释。

多少自以为拥有了神秘宝藏的人,最终都死在那些宝藏上呢?不胜枚数。与其藏着掖着好烜赫一时,不如用本身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换来家族的长长久久。

一直到这个世界的现代,卫家都是出了名的古老世家,神秘而又强大,而曾与卫家并肩的世家,却已经不知道大浪淘沙的换了多少代了。只有卫家在历史的洪流中起起伏伏,巍然屹立,仿佛会这样一直存在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晋惠帝:朕老有钱了好吗?

如果缺别的,朕有可能还要发愁一下,但如果只是钱就能解决的问题,那根本不是问题啊!

  ☆、第159章 古代一百五十八点都不友好: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打仗说到底需要的是粮草和武器,一人发一块银子并不能让士兵吃饱。但是钱可以买到粮草,可以雇佣到更多的人以最快的速度制造武器。

阿李不仅发现了金银矿,她还发现了在国外管制更加宽松一些的铁矿,其实各种重金属矿藏,他们都有涉猎。先用国内的救急,不久之后,等国外的矿产运过来,国内的这些就可以储存下来,以备后世的不时之需了。

历史上,没有钱、却需要发动战争的皇帝,其实也可以想很多办法做到这些。好比向百姓无偿征税征粮,加重徭役(无偿劳动)。

但是,这情况往往只会迫使更多的百姓,在穷途末路下转投反叛军,使本就恶劣的国内形势陷入一种无尽的恶性循环,导致整个帝国最终崩盘。很多皇朝末年面临的都是类似的局面,皇帝只能依靠压榨百姓来解决反叛,但他越压榨,只会把百姓推的越远,让反叛军越强大。

这近乎是一个无解的困局。

但是晋惠帝却轻松的破了。这也是这个平行世界后世史学家对于“晋惠帝到底是不是个傻子”而争论不休的主要原因之一,说他是个傻子吧,他怎么就能偏偏这么巧的化解无数明君都未必能够解决的危机呢?怎么看都是扮猪吃老虎啊,结果一不小心扮的太成功,让人真差点误以为他是个傻子。

真.傻子晋惠帝摇头晃脑的高坐于太极殿上,朕每天都是萌萌哒。

皇子司马顼看着只知道傻乐的父皇,就一种“不行,我要更加努力,要不然这个国家吃枣药丸”的危机感。如果司马顼能够出本自传,他一定会在前言里写下——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我今天的一切,都来自于我父皇别致的“鞭策”。

羊皇后心疼儿子心疼的不得了,却没办法照顾,因为她再次怀孕了。

晋朝的百姓,最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本来在听说国内先试遭大水,再是有两处叛乱的时候,他们已经做好了勒紧裤腰带又要被盘剥的准备了,结果……

朝廷这次不仅没要钱,还来给他们送钱了。

村东头经历了三国末年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的老寿星,对从城里带回来消息的自家曾孙说:“你没睡醒吗?说的这是什么胡话?”

哪次发生战争,朝廷不是要钱要粮又要人?他当年能活下来,全靠他爹娘会藏他,一听说要打仗,就说他离家出走了,三年五载的藏下来,这才艰难活了今天。他如今也在这么做,藏了自己的重孙,只望家里能留点香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