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古代四十七点都不友好:

卫玠没注意到拓跋六修的黑脸,和来自内心的嘶吼。好吧,哪怕注意到了,卫玠大概也很难发现这样的拓跋六修和以往沉默寡言的他有什么区别。卫玠此时正忙着安慰司马衷,他有一招阻止司马衷再碎碎念的办法,百试百灵:“今天我没有功课要做,咱们可以玩很长时间,你想继续演上次的剧情,还是换个新故事?”

转移注意力什么的对司马衷没用,但是用演戏来利诱,却总能达到效果。

卫玠最近正在和司马衷cosplay汉武大帝,不是卫玠已经胆子大到敢撺掇太子假扮皇帝,而是晋武帝亲点的戏,此中对儿子所暗含的期望不言而喻。

司马衷对当汉武帝也很上瘾,一般卫玠这么问,他都不会选择换别的剧本。

但今天的司马衷却给了卫玠“惊喜”,他指了指自己的衣服:“你没看出来吗?”

“呃……”卫玠看了看那身深衣,除了如雪麻布,右襟交领,以及代表了父亲还在世的青衿衣纯(衣服边缘)以外,他就看不出别的什么了,夏布料子格外的好?

“我这是国子生的打扮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适合穿深衣的场合很多,但普遍默认的是更适用于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有点类似于现代人出席盛大活动时必穿西服的那种感觉。好比在西周时,深衣是用来祭祀的礼服;在汉朝时则是朝服;到了宋朝,士大夫都爱穿朱子深衣。所以,如果司马衷不说,卫玠是没办法在第一时间把深衣联想到国子学的校服上的。

“所以?”你已经无师自通的从演戏,摸到了cosplay的精髓?

“我今天在朝上听到了,他们想让你太学。你去了,就是侮辱你;你不去,就会让你祖父很难办,想要改革官学的父皇也会很为难。所以,你来给我当伴读吧!我的伴读哪里都不需要去,只要在宫中陪我读书就好。”

卫玠睁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司马衷:“这是您自己想出来的?”

司马衷尴尬一笑:“是嵇绍给我讲的,但是当伴读是我的主意!我是不是很厉害?”

“恩,很厉害。”对于司马衷来说,能做到这一步,真的已经是实属不易了。他几乎考虑到了所有能考虑到的方面,这才找到这么一个勉强两全其美的办法。卫玠很感动,有人能为他想这么多,只是……“东宫并没有伴读这个职位。”

“伴读”这个词,是卫玠在给司马衷讲汉武大帝和韩嫣的关系时顺嘴说的,他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汉武帝这个男女通吃的种马男和韩嫣之间神奇的感情纠葛。

但是,卫玠也是在事后才从拓跋六修口中知道,伴读这个词,始自于宋代。

历史上对韩嫣年少时的工作是这样的描写的:“今上为胶东王时,嫣与上学书”。只是一起学书,并没有“伴读”这个职位的概念。

卫玠以为按照司马衷早就忘了,没想到他却还记得,并且运用在了现实里。

卫玠完全能脑补出,在司马衷对嵇绍说他要让卫玠当他的伴读时,嵇绍的茫然模样:伴读?伴读是个什么?

司马衷只是怔了一下,之后就豪爽道:“没有?那就造一个呗。”

“……”你这样早晚会变成昏君的你造吗?

卫玠最后还是十动然拒了司马衷。

因为司马衷为他考虑了这么多,他自然也要为司马衷考虑。三十多岁的太子好学爱读书,这没错;但三十多岁的太子还需要一个伴读,这就很奇怪了,特别是伴读只有十二岁。哪怕是在现代,说某人三十多岁了还和一个小学生一起上学,也肯定会有人讥笑他是不是脑筋有问题,不是吗?

“那你打算怎么办啊?”司马衷并没有因为卫玠拒绝了他的好意而不高兴,他还沉浸在对卫玠的担忧里。

“总会想到办法的。”卫玠耸耸肩。事实上,他已经有了主意,但他需要先说服他祖父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