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四 量子纠缠与全同原则

    “‘点’是什么?”叶静雯喃喃地道。

    “对。点的定义是什么?”我笑道,“为什么会存在‘点’这个概念?粗略理解,‘点’是在数学空间内无限小的一个坐标位。可是一旦涉及到无限,数学总往往会崩溃。比如如果把‘点’定义为空间内的坐标,那么,就必须要先定义空间,可是在数学里,空间其实就是集合,集合就是无数个子元素构成的……所以,集合就是点构成的。你一旦这么想,就会发现……”

    “绕回来了?!”叶静雯恍然大悟。

    “对,绕回来了。”我点点头,笑着道,“如果用空间坐标来定义点,就会出现必须先用点定义空间的循环论证怪圈。所以数学的基础,其实就根本无法变得牢靠了。如果连点都无法定义,那么‘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个公理,就更不牢靠了。”

    叶静雯挠了挠头,道:

    “那该怎么定义点呢?不行,快要疯了,怎么都想不通了!”

    我笑着道:

    “其实这种时候,我可以用哲学的方式来对‘点’定性。点,就是‘存在’。”

    “可是……什么是存在?”叶静雯喃喃地道,“天啊,我真快疯了!数学的基础,变成哲学了?这样下去,是不是会变成玄学啊?!”

    我笑道:

    “的确是差不多了。‘存在’这个概念,我可以定性为两点:第一,‘可比较性’是存在的基础,第二,全同等于一。”

    “嗯,我也开始好奇了,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呢?”秦淑雅微笑着上前来问道。

    我笑道:

    “这么说吧,如果没有外在客观的世界,那么,就没有我们的自我,自己是看不见自己的后脑勺和自己的脸的,所以所谓的自我,其实从主观角度来看,就是不断移动的外在环境而已,因此如果没有外在环境,自然没有自我的存在。就像没有两根筷子对比,就不分左和右。没有苹果,就对比不了苹果和香蕉的差异。可比较性,是数学的基础。这是比序列更基础的一种性质。只有可比较了,才有一和二的区分。”

    秦淑雅想了想,道:

    “嗯,这我大概理解咯……可是全同等于一,一即一切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伸手指向了希尔伯特空间的窗口,道:

    “你们看,这是宇宙中两个反向运动的原子核,它们的电荷、质量、半径、自旋、磁矩、电四极矩、宇称、统计性等不同。”

    窗口之中出现了两个向着不同方向呈现出一定夹角运动的原子核,但是,在我的模拟操控之下,这两个原子核的信息,却出现了变化。

    “但是,如果我把这两个原子核的电荷、质量、半径、自旋、磁矩、电四极矩、宇称、统计性等基本物理量慢慢调整,那会怎么样呢?”我笑起来。

    叶静雯和秦淑雅等人屏气凝神,静静地看着画面中的两个原子核开始渐渐改变基本的物理量,出现了变化。

    随着这两个原子核的电荷、质量、半径、自旋、磁矩、电四极矩、宇称、统计性等基本物理量都趋向于一致时,神奇的画面出现了。

    两个原子核开始渐渐靠近,它们的动量、质量、自旋速度开始渐渐变得同步,而到了最后——

    “合并成一个了!”叶静雯惊呼道。“两个原子核,变成一个了?”

    “对。”我点了点头,“合并了。当两个原子核的所有基本物理量都相同时,它们就会从两个合并成一个。而且……哪怕是一万个原子核进行了这样的操作,最终也会变成一个。这就是所谓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任何一个单一的粒子,你看着觉得只有一个,但是,其实是包含了无数个分身的合并存在,只是因为它们所有的物理量都相同了,无法被外界观察者区分开来了。只有当这些分身的物理量出现极其细微的差异时,一个粒子才会分裂成两个。数学的基础,数学为什么会出现悖论,为什么会有点这个无限小的概念,为什么会出现自指问题,为什么涉及到无限时会产生矛盾……其实本质就在于这里。无限小的点是无法计算和对比的,注定是孤一的。而在数学上,我们把两个点连成直线的时候,其实是默认了两个点并不是无限小,而是在某个值上停止了无限小的趋势。虽然那个数值也是很小。但是不打破这种孤一的无限小的趋势,是无法建立可比较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