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公安保卫处副处长

    “精简人员编制,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起码能治好新光明厂一半的病。”李路道。

    王嘉庆思索良久,凝重地说道,“这两点是dú • lì 的,也是相互关联的,想必遇到的阻力会很大。”

    精简人员就要裁员,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就势必要压缩其他方面的投入,无论哪一点,涉及到的都是职工们切身的利益。难度可想而知。李路有一点没说出来,那就是国企受到上级领导机构行政命令的控制,很难像私营企业那样凭借着负责人的意识来行事,就更难把负责人的意识彻底贯彻了。

    王嘉庆这么一通折腾,想保住的不就是他个人对新光明厂的经营意识上的控制吗?要当好国企领导不容易,一方面要应对上级的行政约束,另一方面要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

    “说说怎么改吧,红星厂和奋远公司,打算怎样来入股新光明厂?”王嘉庆没有就之前的问题继续探讨,转而询问一些能够得到肯定答案的事情来。

    李路心里已经有了全盘的计划,在静观其变的十多天里,他做了深刻的自我反思,重新把事业做了规划,因此胸有成竹。

    “我会成立一家投资公司来做这个事情,技术、贸易等其他方面的合作,改制后的新光明厂再分别和红星厂或者其他什么公司去谈,投资公司只做资金方面的注入。”李路道,“这涉及到我这边的重组,需要点时间。”

    王嘉庆道,“那再好不过。这样会省掉很多麻烦。”

    “是这样考虑的。”李路道,“香港永基集团注资,应当是避免不了的。你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

    王嘉庆凝重地点头,“我明白,只要我在这个位置上,就一定会竭力维护新光明厂的利益。不过你得尽快理顺情况,上面的风向有些摇摆,现在大家心里都不踏实。”

    “我也听说了,我相信坚持下去是一定能看到更加光明的未来的。”李路笑着说道。

    王嘉庆忽然说,“小李,我很佩服你乐观的心态,你总是有很充足的信心,我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李路笑着说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我知道,但对未来充满信心一定是好事。”

    “说得好。”

    笑了笑,王嘉庆问道,“赵旭递交了辞职信,郑书记已经签字批准,我这边还压着。”

    “签了吧,他已经不适合再担任这么很重要的职务。”李路道。

    “行,签了我就马上上报,这事可就回不了头了。”王嘉庆道,“对公安保卫处副处长的人选,你有什么建议?”

    李路笑着说,“王厂,我已经被开了,这个事你问不着我。”

    “不问你问谁去?”王嘉庆道,“公安保卫处一直是你在管理,对整支队伍的情况你最了解,谁有能力上你不要说你心里没个数。”

    李路也不矫情,略微思索了一下,说,“有三名同志。王士贵,何帆,赵荣军。”

    笑着摆了摆手,王嘉庆说道,“王士贵就算了,他当不了副处长。”

    王士贵是他的亲戚,他大舅的大孙子,三十左右岁的年轻人。

    “当不了副处长可以当科长。公安保卫处是大编制处,行政科和行动科两大科室也合适。这三位,除了赵荣军,其他的不是股长就是队长,能力方面各有优势,就看你是怎么样来考虑的。”李路道。

    新光明厂的机关办公室、技术处和公安保卫处是三大机关下辖机构,全都是副处级,一把手甚至通常高配正处级干部。这三个部门也是没有怎么变化的部门,其他原来的后勤科变成了后勤部,名字变了级别没变,还是正科级。

    因此,公安保卫处下设两个正科级部门,分别是行政科和行动科,几乎包揽了最主要的几个方面工作。

    王嘉庆却是问道,“赵荣军呢,这位同志是什么情况?”

    “军转干部,原来是营长,转业前上了副团级。他不是公安保卫处的人。”李路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