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梨花白

    酒是墨镇上李家特质的梨花白,味道醇香,劲道猛烈,入口之后如同一道火焰从喉间滑落到肚子里,是这方圆百里之内最好的酒。

    以前这酒墨轮大叔也会打上一些,不过数量不多,平时也舍不得喝,一直放到过年的时候才会把梨花白抱出来招待客人用。

    不过现在不同了,自从墨青把中年文士几人身上全部搜刮干净之后,墨轮大叔家里就步入到了衣食无忧的地步。

    虽然那些银钱给村子里的每家每户都分了些,不过剩下的依然不少。

    再加上墨青这两年功力大增,在山里打个野物手到擒来,因此上这日子是比以前好过的多了。

    从前年开始,墨轮大叔和黄老邪两人就不再喝那些劣质的酒了,每天一人三两的梨花白成了必修的功课。

    钱的问题不用担心,有墨青那小子在,随便上山转悠一趟,酒钱就回来了。

    就是不说那小子,自己进山打猎的收获用来打点酒喝也是绰绰有余的,人生在世一辈子,怎么着也不能老是委屈自己吧。

    为这事李婶没少嘟囔墨轮大叔,说什么‘也不知道为孩子考虑了,墨青都这么大了,到了讨一房媳妇的时候了,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你还管不住自己的嘴’之类的话。

    李婶说归李婶说,但是墨轮大叔依然如故,每天三两的梨花白是必不可少。

    自家的情况自家知道,每年的收入有多少他心里清楚明了,自己喝点小酒不算什么。

    这婆娘就是一个见不得多花钱的人,明明是心疼钱,还非要往墨青的亲事上扯。

    ‘都这么大了?’

    十四岁的孩子算大吗?虽说山里的孩子当家早,但是十四岁的年纪怎么也扯不到大上吧?

    还讨一房媳妇?

    有多少人家明里暗里的想要给自己的闺女送上门来,不都是让她自己笑着拒绝了吗?

    借口就是孩子还小,还没有到谈婚论嫁的年纪。结果人家刚走,她转眼就给自己说孩子已经不小了……

    想到这里墨轮大叔就忍不住的想笑,这个婆娘真是……

    笑过之后还会有一点的骄傲和自豪从心中升起,像墨青这种情况,在村里可是头一份。

    别人家的小子想要结个亲,那个不是跑前跑后给女方家说着好话,办着好事的,就那还生怕人家不答应。

    结果到了自己家小子这里倒好了,情况完全反了过来,这几年明里暗里的给自己家小子介绍亲事的,没有二十个也有十五六家。

    柱子甚至每年都要把自己家的外甥女叫到家里住上一段时间,这背后原因,他可是心知肚明的。

    不过这些人家的闺女都被这婆娘给委婉的拒绝了,没事还暗自嘀咕,说是这些女子都不好生养,配不上自己的小子。

    生养不生养的墨轮大叔倒不在乎,只要自家小子看上,两个人合得来就行了。

    李婶他们一直没有孩子,不一样恩爱的过了大半辈子吗?事情啊,就得往开了想。

    想到开心处,墨轮大叔就把酒碗端起,放在嘴边美美的“哧溜”一口,然后就把眼睛半眯起来,一副极为享受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才长出一口气,夹起两段翠绿的黄瓜丢到嘴里,嚼的‘咔吧’作响。

    一旁坐在石凳上半倚着柳树的黄老邪也不知到想起了什么开心的事情,嘴角扯起了一丝微笑,把碗放到唇边喝了一小口,然后就把头靠在后面的柳树上,眼睛向上望着,也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看到头发花白的黄老邪,墨轮大叔心里的高兴劲就消失了,转而化成了浓浓的担忧。

    自己和婆娘这些年是越活越年轻了,几年的时光似乎没有在自己两人身上留下丝毫的痕迹,没有丝毫的老态不说,就连精力似乎都比之前旺盛了不少。

    比自己小了好几岁的柱子栓子几人往自己身边一站,看上去比自己老了最少十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