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电动车

    其实,三洋在最开始制作洗衣机的时候,就已经在大力投入资源研究电机,后面有慢慢的拓展到传统燃油汽车的电机以及混合动力系统的电机。

    光辉集团收购三洋之后,电机技术基本上可以和光辉汽车实现无缝对接,在有针对新的为纯电动汽车开发一下相关产品,电动汽车最核心的三电之一就搞定了。

    至于除了电池和电机之外的三电产品,也就是电控。这个前两年江辉就已经安排ATL去成立一个专门的项目组进行研究,现在已经有第一代产品了。

    三电的成本至少占据电动汽车的一半以上,掌握了这三个核心技术,基本上也就掌控了电动汽车的成本。

    这个时候,光辉汽车只要涉及一个漂亮外观的电动汽车,抢占特斯拉的风光,似乎难度并没有那么高。

    虽然特斯拉已经成立了好几年,但是真正发力也就是在前两年,而首款产品更是要今年才推出。

    特斯拉最初的创业团队主要来自硅谷,用IT理念来造汽车,而不是以底特律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厂商思路。因此,特斯拉造电动车,常常被看做是一个硅谷小子大战底特律巨头的故事。

    2003年7月1日,马丁·艾伯哈德与长期商业伙伴马克·塔彭宁合伙成立特斯拉汽车公司,并将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区。

    成立后,特斯拉开始寻找高效电动跑车所需投资和材料。由于马丁毫无这方面的制造经验,最终找到AC Propulsion公司。在AC Propulsion公司CEO的引见下,埃隆·马斯克认识了马丁的团队。

    大家没有看错,埃隆马斯克是中间加入特斯拉的,他并不是特斯拉的创始人。

    特斯拉花了约五年时间的打磨,才在今年2月把首款产品Roadster推上市。在这期间,主要时间和金钱花在了研发上。

    比如,特斯拉电动车引以为傲的续航能力,来自由七千多颗电池组成的电池包,即使短路也不会着火,个别电池损坏不会影响其他——这套电池控制系统是特斯拉自己研制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电池故障。

    而且,这一模式还能保证它随时可以用到最先进的电池来装备特斯拉电动汽车。

    现在,还远远不是特斯拉最辉煌的时候,光辉汽车还有很多机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