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不如见面

    “三洋最大的业务是家电业务,但是你也知道,随着天朝家电企业的崛起,外资的家电企业在天朝的市场份额迅速的下降,而离开了天朝这个最大的家电市场,像三洋这样的企业根本就撑不了多久。

    其实不仅是三洋,包括夏普、索尼、松下等岛国著名企业的家电业务,说实在话,我都不是很看好。”

    “家电虽然是三洋最大的业务,但是三洋同样在电池、电机等领域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特别是电池,基本上是全球高端锂电池的代表者之一,非常有投资价值,要不是总部希望筹集更多的现金,我还真是舍不得卖掉他们的股份。”比尔森装作很舍不得的样子。

    对于欧美企业,收购、发展、重组、甩卖,这基本上是万年不变的节奏。

    相对而言,岛国和天朝的企业则是比较不喜欢玩这一套。

    “三洋的电池业务虽然也不错,但是对于光辉集团来说,无非就是锦上添花的事情,我们集团内部自己的ATL生产的锂电池畅销全球,包括苹果公司、光辉手机、索尼等公司都有在使用。”

    “也许你说的没有错,但是三洋几十年积累的技术经验,不是一家新公司能够在短时间内超越的。那些四五十岁的普通工程师,也就是在三洋这种大企业中能够大量的看到,虽然这些人都不具备独挡一面的水平,但是作为一个机器的螺丝钉一样兢兢业业的工作则是再合格不过。”

    比尔森的这话倒是说道了江辉的心坎里。

    一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关键时刻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甚至有的时候,可以给公司减少巨大的损失。

    就比如设计某个零件,没有经验的工程师可能一直到零件生产出来,甚至是大量使用之后才发现零件存在问题;但是又经验的工程师可能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哪些因素会对哪些内容造成影响,在早期就避开了这些影响,从而让零件非常顺利的得以生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