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时光

    就这样折腾了一下午,也不知道拍了多少张相片了,总算是告了一个段落。

    难得今天班里同学比较齐,下午又拍照拍了那么久,江辉便主动的请班里同学一起吃完饭。

    这几年,江辉请班里软体同学一起吃饭的次数其实不多,不是因为舍不得请,而是时间、社会地位差异、照顾同学感受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江辉班里得同学,大部分都是比较有志气的,其中大概有一半左右来自于农村。

    在大学里面,农村出身的同学往往自尊心比较强,江辉自己以前也是深有感受的。

    所以有的时候,无缘无故的照顾别人,说不准得到的不是感激。

    再加上江辉这几年着实忙的够呛,偶尔空闲一下,也很想来个“葛优躺”,不想去折腾。

    不过现在已经是大学生活的最后一段时光了,以后要凑齐整个班级的人,可能会是一个永远也达不成得目标了。

    参加过聚会的同学都知道,一般越是往后,越难聚齐人。

    不说别的,就江辉自己的高中同学聚会来说。

    在江辉大一的时候,过年回家参加同学聚会,基本上的同学都参加了,出席率可以达到九成。

    到了大二、大三、大四,那是每况愈下,出席率再也达不到八成以上,甚至连五成都难。

    等到大家都工作之后,特别是结婚生娃之后,不要说多少人出席,就是连同学聚会也不见得有人去组织了。

    其实,对于江辉班上的许多同学来说,这也许是最后的一段时间可以和江辉这么无障碍的交流了。

    等毕业以后,大家就回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自己和江辉的社会地位的差距。

    就江辉现在的情况,要是去某个城市考察,不说省领导怎么重视,至少市里面的领导那基本上是想见谁就见谁,并且不是那种仰视的拜见。

    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呢?

    如果去考公务员,偏远地区的可能还比较好考,热门地区的,能不能考的上还是个问题。

    即使是考上了,除非是在办公厅之类经常接触领导的部门,要不然别说和领导平等对话,你就是要见也是见不到多少次。

    偶尔见一次,可能也是开什么会的时候在主席台上见到。

    当然,如果你有一个很牛的爹或者你找了一个有很牛得爹的女人做老婆,那就另当别论了。

    不过,十四亿人之中,这种人又有多少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