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花朝拾》来了

    那么,为什么在中国,老年经济学家更为吃香呢?极有可能,中国是传统文化浓郁的地方,论资排辈比较严重。

    再加之,中国的政府也好,市场也好,缺乏法治的有效约束监督,各种干预,各种扭曲,这种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比发达国家,显得更为错综复杂,这样一来,单单先进的经济学就不是那么适应,甚至是有屠龙之术之嫌!

    9.在新浪爱问,有人提问,

    “民有、民治、民享”的纲领性口号是谁提出来的?网友ttyd1314有如下答复,

    “民有、民治、民享”的纲领性口号是美国总统林肯提出来的。这是美国总统林肯在1963年11月19日葛底斯堡演说的一段名言。

    其英文原文是(大抵如此,可能有些出入):(Thegovernment)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illneverdie)。

    有人就译成:(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不会消失)。从这里看到,英文的原文非常精练,含义也比中文译文更深刻。

    三个介词生动地体现了这个政府的性质:of:表归属,说明政府属于人民所有,而不是人民属于政府所有;by:表执行者,说明在这个政府一切的行事,包括运用(就是

    “治”)和不运用(不属于

    “治”)政治权力的时候,是人民(或其公选的代表),而不是官员来执行;for:表目的,这个政府以人民的目的为目的,而不是人民以政府的目的为目的。

    并且,人民愿意

    “享”这个政府就

    “享”;不愿意

    “享”,政府无权要求人民去

    “享”,否则就违反了

    “以人民的目的为目的”的原则。我苗实认为,回顾20世纪,展望21世纪,中国应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

    “君民共有,君民共治,君民共享”而努力奋斗。可以说,长期以来,中国存在着君为上为贵而民为下为贱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旧有传统,严重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内在要求,急需改革开放来纠正。

    而且,离开政治改革,经济社会改革也彻底不了,甚至有可能半途而废。

    孟子曰:“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什么意思呢?孟子说:“那么治理天下的事偏能边耕作边干的吗?有官吏们的事,有小民们的事。再说一个人身上(所需的用品)要靠各种工匠来替他制备,如果一定要自己制作而后使用,这是导致天下的人疲于奔走。所以说:有些人动用心思,有些人动用体力。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通行的道理。当然,孙中山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思想完全突破了古代的民本思想局限,与古代的民本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封建时代的民本思想,并不包含对普通民众个体价值与权利的尊重,这和近代的民主思想是完全不同的。孙中山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10.20年前,1997年2月19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dèng • xiǎo • píng 逝世。刚才,我查看了一下百度百科,他的浏览次数有2685万次。可以说,观察评价dèng • xiǎo • píng ,不能脱离两个气候,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显然,dèng • xiǎo • píng 时代,是国际大气候与国内小气候交织的产物,国际上有和平发展的大环境,国内有改革开放的强烈要求。在这个关键时刻,以dèng • xiǎo • píng 为首的这批人站出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启动并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扎扎实实,循序渐进,把落后僵化的中国融入世界,进而走上了现代化发展的正常轨道,无论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方面,增强综合国力方面,还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都有相当大的突破。当然,每个时代有它的高明之处,必然会留有遗憾,dèng • xiǎo • píng 时代也不例外,作为后来人,我们不能求全责备,去苛责。而且,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事情是,发扬dèng • xiǎo • píng 时代的开拓进取精神,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深化改革开放,把现代化建设推向又一个更高阶段,继续加油吧,坚持就是胜利,胜利永远属于觉醒的中国人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