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末年,天下不宁

    “你可真会扯淡!”赵莹接住遥控器,正要换台,就被王侃拦住了。

    “别换,声音开大点,我主要是听等会的瞎几把讲坛,四十五开始演。”

    赵莹放下遥控器,笑道:“什么呀,原来是看诸子讲坛啊,那也听好学的,怎么说的这么难听,你这话在女生面前说可不合适。”

    “女生?哪呢?”王侃作势寻找,等一个白眼反馈过来,就笑着说道:“我也就最近看看,其他时间是不听他们在那一本正经的扯淡的,都什么啊,说得跟自己在边上围观似的,哪是讲坛,都是讲故事,但最近的故事我爱听。”他转身走回厨房。

    “什么故事?”赵莹问了一句,但厨房里传出了油烟机的呼呼声,并没有回答。

    “切,还卖关子!”赵莹撇了撇嘴,正好看到潘多拉鹰语开始播放结尾字幕,“这不就开始了……”

    很快,屏幕上闪过诸多人影,伴随着古色古香的背景音乐,讲坛开始了。

    不算大的演播厅中,观众们端坐整齐,鼓掌欢迎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走了上来。

    下方的字幕给出了介绍:著名陈学专家、中华陈学理事会理事长、帝都永定附属学院教师,阎括丈。

    随后画面一转,一个3d动画出现了,首先出现的是中原地图,伴随着的是醇厚的画外音:季汉末年,天灾不断,由此带来了各地不断的起义和叛乱,让季汉朝廷走到了一个历史反的分水岭上。

    就见那张中原地图上,四方边角开始浮现火焰,慢慢朝着中间汇聚。

    “朝堂之上,因为接连经历了后宫干政和宦官专权,士族集团通过剪除权阉,逐渐坐大,形成了臣强君弱的格局,皇权受到压制;”

    “不过,在士族官僚的内部,南北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弥合,双方之间的权力斗争逐渐白热化,使得季汉的政局逐渐混乱;”

    “与此同时,各地流民军逐渐成长,不断削弱着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让各地的封疆大吏渐生异心,整个天下逐渐步入了一个混沌的局面……”

    伴随着画外音的结束,屏幕上再次转变成了演播室,那位阎教授正在讲台边上微笑。

    “各位观众,大家好,昨天我们讲到了,因为小冰河时期的影响,北方的几州天灾不断,人民流离失所,这人民一没有吃的,也没有住的,还看不到明天,那怎么办呢?我看到有的朋友笑了,看来是知道咱们的传统的,那肯定是要造反了。”

    他微微点头,表情逐渐严肃起来:“但是造反这个事,是要掉脑袋的,而且也不是单纯的体力活,怎么造反,往那去,这些怎么处理,其实都是学问,你没有一定的经营能力、背景、人望,是干不成的,咱们前几期就说过,季汉这个朝代,是建立在妥协中的,立国的时候,很多事干的不彻底,这就留下了隐患,最后发展下来,学问武功固然受人尊敬,但更重要的确实品级和人望,就连造反也是这么回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季汉末年,最后能成气候的,几乎都有出身,就连造反也不例外。”

    他顿了顿,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人的半身像,这是一幅艺术照。

    “大家看这个人,”教授指着身后屏幕,“他叫王弥。”

    随后屏幕上出现几行字,罗列此人身份背景。

    王弥,东莱(今山东莱州)人,汝南太守王颀之孙……

    “这个人,是当时的大匪,恐怖分子,他干过什么事呢?309年,夏天,北方几个州,青州、徐州、兖州、豫州等遭遇大旱,他带着人攻城略地,烧杀抢掠,把不少官员和吏员抓起来,剥皮、凌迟,百般折磨,还经常留书挑衅,说这些人是贪官污吏,死不足惜,如果有机会,还会shā • rén 全家,恐不恐怖?”

    观众中有人点头。

    “就因为他,北方几州不宁,朝廷愁白了头,反复几次围剿,能击败王弥的兵马,但抓不着人,你抓不住人,就有后患,还不是一般的大,刚才提到了,王弥是有出身的,他其实算是世家子,统治阶级,前几期我也讲到了,这世家、士族当时垄断知识,普通人只能愚昧无知,字都不认识,能分左右,好了,这是个聪明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