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足而不承

    只是有着诸多前车之鉴,他们着实没有和玄甲军硬碰硬的勇气,更何况那从科举中走出来的官吏,如今也有了一定的人数,有了拥护的人群,又算是榜样,让民间的很多寒门布衣子弟有了盼头,便拥护起来,这就有了民意基础。

    有此两项,便是世家也知道,这些不是自己一两句话就能改变的,说不定在陈止活着的时候,会一直推行下去。

    只是看着陈止如今的精神头,他怕是还有几十年好活,这么长的时间,总不能一直冷对抗吧,尤其是这一次,陈止明确提出了,要邀请名士一同编撰。

    只要稍微想一想都知道,这个编撰的工作有多重要,说不定会影响到后续的科举氛围,作为一大政治势力的世家,怎么也不可能放过这个扩张影响力的机会。

    于是在几经思量之后,世家们还是半推半就的派了人过去。

    随后,整个修撰工作便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这次修撰工作,居然会持续了三年时间!

    在这期间,关中来了使者,送来了三王,江左和蜀地也派来了人,旁敲侧击的想要询问陈止下一步的打算。

    甚至连已经实际控制了荆州的王敦,都派人过来探查口风了。

    可是对于这些人的试探,陈止居然一概冷处理,连被送过来的三王都被软禁起来,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只不过,那关中之地终究还是逃脱不了,陈止不可能放任胡人战局长安,于是在三王被送到蓟县的第三天,玄甲军便开赴潼关之前。

    蒲洪的人开关献城,最终玄甲军兵不血刃的得了关中之地,只不过汉中却被那蜀地李氏趁机抢夺,而玄甲军在没有得到陈止的命令之前,还是保持了克制。

    之后,凉州张氏也宣布归顺。

    至此,至少在名义上,整个北方已经全部纳入了玄甲军的统辖之中。

    但陈止却并未有任何表示,依旧是在处理政务的同时,埋头编撰科举所需书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