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七百年的技术雏形

    好家伙,这要是让你弄出来了,也真够惊人的了!

    陈止听着这话,表面不动声色,甚至还出言安慰和称赞了两句,实际上心里却不由惊叹起来。

    这些关于冶铁所用的竖炉,他当然没有什么经验,更未曾建造过,只是从前在署理看到过一两句话,用签筒的百家签,提炼了记忆,却也是残缺不全,只是依稀了解几个关键节点。

    比如李威刚才提及的鼓风和椭圆竖炉的改造,就是源自这些琐碎的记忆,若不是李威本身天赋过人,加上又有不少这方面的匠户协助,恐怕还不容易在短短时间内就成型。

    就这,还是因为这种改进,本来就是原来历史进程中,东汉末、魏晋南北朝初期诞生的新技术,甚至在当下的历史中,都有可能出现了,只是因为门户之见,还有消息传递的滞后性,以及冶铁技术的敏感性,不见于世。

    不过,能做出这般改进,也足以证明李威的能耐了。

    “但这个蒸矿炉,可不是顺着历史进程的技术积累,而是直接跨越了几百年的时间,那些琐碎记忆虽然不成体系,但多少都标注了时间,这个蒸矿炉可是宋代的技术,当下的时间节点,距离宋代可是隔着东晋、南北朝、唐代五代,这要是一下子就成了,反而让人惊讶!”

    这么想着,但对面的李威经过短暂的沮丧,马上就恢复过来,说道:“虽然这次还未成,不过经过这个试做,小人却是有了个念头,若是这蒸矿炉可成,或可以煤炼铁,毕竟咱们代郡现在就出煤,而最近随着铁坊的扩张,木炭已经有些不够用了,只是用煤炼铁的话,品质似乎会有影响……”

    这么想着,他简单了解释了一下,陈止差不多也听懂了,也意识到了这是个利弊皆有的方案,却没有否决,而是鼓励支持。

    李威得了鼓励,马上精神抖擞,又在前面带路,兴奋地说道:“你看,小人差点忘了正事,主上赶紧去看看新钢吧,这会应该也能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