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显而测,立世之基

    那葛禄并不客套,喝了口茶水,就直入正题道:“太守,这代县的确埋藏着诸多矿藏,主要便是煤矿,也伴生不少铁矿,若是立足于此,加以开采,足以成一大矿,但问题也来了。”

    陈止就道:“道长但说无妨,当时让几位去探矿的时候,我就说的很清楚了,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来提,我会一一安排妥当。”

    “那贫道就不客气了,”葛禄笑了笑,嘴上这么说,但看他的意思,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客气,“我听说太守手上有墨者传人,不如划分一人过来与我,也好让他循着矿藏脉络,画下方圆图,并度量其内。”

    陈止点点头,直接道:“这是应有之事,等会我就会安排。”

    葛禄笑道:“这就好了,之前太守交给我的几个人,里面就有擅长测度之人,而且也曾画过图,只是并不精确,有他再旁测度,再让墨者记述,则无虑也!”

    新汉承袭两汉度量之准,《律历志》上记载:“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十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

    而汉代采矿,经过千多年的发展,自然有一套成熟的体系,而测量就是重中之重,《九章算术》中,就有测山高和测井深的例题,而且这个时候的人,已经能利用全等、相似三角形的相等、比例进行间接测量,从而辅助井矿的建设。

    一个想要长久运行、并且相对安全的矿场,地形图、结构图和分布图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又有什么人,比墨家换人更擅长这个呢?

    得到了陈止的承诺之后,葛禄很是满意,这次探矿他同样很感兴趣,既可以付诸所学,又能对陈止有所帮助,体现自身价值,所以这是一个十分让人愉快的任务,随说过程有些苦,但总苦不过他给葛洪当守炉童子的那几年。

    更不要受,陈止交给他们的那张奇特符篆,更是玄妙非常,让葛禄很是在意。

    实际上,这次探矿并不会十分顺利,就算陈止有着后世记忆,但毕竟不知道具体的位置,也不知道那矿藏埋了多深,靠着经验寻找起来,自然要耗时耗力。

    以葛禄所学,在他看来,如果陈止说的是真的,代郡周围真有矿藏,按着他们的人手和找法,怎么也得花个两三年,运气差一点,三五年都不意外。

    但这个速度,在葛禄看来已经算快的了,毕竟过去几百年、上千年也无人察觉此地矿藏,你能在十年之内找到,怎么能说是慢?

    不过,事实证明,在动用陈止交给他的那张符箓之后,整个过程就被迅速压缩了,靠着那符箓的指引,居然短短几日时间,便找到了矿藏痕迹。

    在代郡上下都因为鲜卑人的入侵而惊慌之际,葛禄所率领的这支探矿小分队,却是进境神速,接连取得重要成果,最终促成了葛禄和陈止的这一次会面。

    但真正让葛禄在一起的,其实还是那张指引他们的符篆,在他看来,这东西太过神奇,若能学得其中奥秘,未来道家丹学,必可大放异彩!

    只是,他虽然有心询问,却也知道这种东西,大概涉及到道统传承,不是亲近之人、入室弟子,怕是不好询问,不然就是坏了江湖规矩,所以一直忍着,哪怕见了陈止也没有问出来。

    所以想了想,他还是决定按下念头,先把当下的事处理好了,和陈止亲近几分,再试探一二,另外也要将这事告知南边的葛洪,看看自己的这位老师,有没有什么建议。

    于是,他接下来便大概叙述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按照葛禄的意思,代县的矿藏可以利用井渠法来开凿,以井下相通行水的方式,加快施工进度,还可以改善通风和采光条件。

    “不过,这个方法不是我提出来的,而是那几位有采矿经验的帮手,发现有河经过周围,经过商量之后得出的结论。”

    等葛禄这一番话说完,陈止就点头道:“好,这方面就让行家去探讨,但必须要确保可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