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来

    通典在洛阳周边,渐成风尚,有风行天下的趋势,其中更蕴含玄学之妙,可以预见的将来,或许能成士林之中的有一股重要力量。

    若能提前得到,钻研一二,以得其妙,未来传出去,自是塑造风度。

    更进一步的,若能得到陈止这个著作之人的讲解,更可创立先机。

    说到底,陈止身居边疆,著作通典,风行天下,本身只要不回归中土,那这通典的权威解释就是其他人在争夺,谁得先机,谁得名望,有了名望,便可在家族、仕途上皆大欢喜。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世家之人觉得这部通典,会有流行,但也只是一时风头,等陈止离开北疆,回归中土,那这股东风也该过去了。

    正因如此,张景生和王快,可不愿意一路快马加鞭的过来,就是为了得罪陈止。

    但不等二人打圆场,陈止就先笑道:“这马本就是稀缺资源,朝廷先前为了北出塞外,这马政就越来越重要了,尤其是经历几十年战乱,到宣武一统南北之后,战马奇缺,以至于连皇家出行,想要挑选出毛色一样的马匹,都尤为困难,更不要说其他了,于是士大夫、世家,便以牛车代之,久而久之渐成俗定,只是这边疆又不同了。”

    几个人边走边说,陈止这番话说出来,张景生和王快固然惊奇,他们二人读书不少,但并没有关注过这些细节,而那罗央也是颇为意外,他本就受偏见影响,所以尽管知道不合适,可见面之后,还是忍不住出言了,被陈止这番通古博今的介绍,也是啧啧称奇。

    “边疆又有什么不同?愿闻其详。”

    忽然,一个声音从旁边传来。

    随后,一名面容英俊、宽衣大袍的男子,便从一侧走过来,对着陈止行了一礼。

    但看着这人的打扮,陈止神色微动,虽然和记忆中不同,但面前这人的穿着,和葛洪相似――

    他穿着道袍!

    这是个道士。

    但陈止也不询问其人来历,反而顺势道:“边疆多马而少牛,牛乃耕作之根本,又有塞外胡人入寇劫掠,是以更为宝贵,反而不能拿出来拉车,与之相比,马匹反而较多,有许多是从战阵上淘汰下来的,前任刺史不善经营,马匹流出,世家买之,以之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