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之变

    说完这些,老人却苦笑道:“说到底,你还是没有放弃兵家那一套啊,先前怕是怕我不答应,所以没有提出来吧。”

    之前,陈永和陈止的一番对话,老人虽然提到家丁兵马,却还是反复劝着陈止,让他不可注重兵家事,耽误了政务,也陷入危险,所以陈止当时对战马有着念头,却没有提出来,但局面一变,陈止也就不打算隐瞒意图了。

    陈永苦笑过后,点头道:“这方面,我会给其他人打好招呼的,若说避嫌,自是不可许你,问题是情况变了,你去了代郡,这之前说的不一样了,我就是在张应面前也有理由多说了,这么一来,就趁势帮你多讨要些便利吧。”

    “多谢叔祖了!”陈止也不客套。

    陈永摇摇头,然后说道:“好了,这后面的事,你就等着吧,那秘书省的事,还是得安排一下的,要善始善终。”

    陈止点头称是。

    随后才回返自己家中,不过这些担忧,陈止并没有告知杨悠,也不打算让她担忧,于是家中安宁。

    不过,等他第二日来到秘书省的衙门,顿时就嗅到不一样的味道了。

    陈止行走之间,从下属的眼中看到了尊敬,但也有迟疑,更多的是一种惋惜。

    不错,惋惜。

    “看来消息已经扩散出去了,也对,最初带来消息的人,就是董绪,他作为秘书丞,能够得到消息,为了通报给我,追了两个府邸,也就没有注重保密的可能,那么秘书省的其他人当然也都会一一得知。”

    半年的时间,陈止在秘书省已经掌权半年,在这段时间里,他不光和皇帝、和其他司衙、和列卿有接触,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评价,和各领域的大家、宗师,也有一定的交流,获得了不少肯定,这秘书省内外的诸多从属官吏、差役,也对他这位长官,表示了尊敬。

    但正因如此,在得知消息之后,他们才会觉得惋惜。

    等陈止一走过去,这众人就忍不住议论起来,大部分都是为他打抱不平的。

    “陈监正这样的人物,却要被外放为郡守,真是可惜了,郡守虽然也是五品,可怎么能和中枢的官职相比?中枢为官,近水楼台,很轻易就能步入高位,执掌天下权柄,那地方上却要被人品头论足,要依照考评才能有所改变。”

    “唉,还不是之前三家逼陈的后遗症,你们难道没听说么,陈秘书外放的提议,是新任的尚书令提出来的,张家和秘书的那点龃龉,在洛阳也不是秘密了。”

    “是啊,只是这一下子就要外放到北疆,就有些过分了吧,北疆那是何等凶险的地方,兵来将往,死伤众多,过去也不是没有郡守、县令被人掳走、杀伤的事,陈监正这般人物,才华横溢,冠绝洛阳,结果却被放到那等地方,唉,真是可惜。”

    “说是代郡的太守,那代郡我知道,就在匈奴的边上,非常危险啊,陈秘书过去可是将那匈奴的酋首刘渊,给算计致死,结果被放到匈奴的边上,这不是明摆着,想要借刀shā • rén 么?这心思也太狠了!”

    “按理说,不至于吧,再者说来,咱这监正也不是没有背景,那太仆上卿、大司农卿,难道就没有上下打点,放任尚书令施为?”

    “这下,你可以冤枉人了,我这边了解到的情况,说的是尚书令保举监正为广宁郡的郡守,那广宁郡虽然也在北边,但情况要好很多,最起码不再匈奴的边上,只不过是靠近鲜卑罢了,那鲜卑人还算忠心,想来不算坏事,但坏就坏在,那里是幽州啊,你们也知道,幽州是什么地方!”

    “莫非是那位大将军出手了?”

    “可不是么,人一出手,就不是广宁郡,而是代郡了,你说这找谁说理去?”

    “唉,那位大将军,身兼两州刺史,连朝廷都要安抚,给他大司马的名号,过去的郡守,他是说撤就撤,说驱逐就驱逐,朝廷都不敢多言,现在让监正去往代郡,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