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约与字

    “这……”陈辅又担心起来了,“难道是追债人的事让大老爷不快,又要责罚少爷?这惩处才解除没多久……”

    “辅叔,无需多虑,既然大伯能见我,就不会有问题,”陈止微微一笑,摆摆手说着,“况且大伯是家主,他做出的决定谁能反对?想太多也没用。定也,你在这里照顾一下,我先过去了。”

    “定也”是陈停的字,他的年龄还不到取字到时候,但父亲陈迈去世的时候提前留下,私下里也就经常被以字称呼了。

    “大兄放心吧。”陈停点点头,一屋子的人目送陈止离开,各有念头,但总的还是担心。

    陈止则在一名家仆的引领下,来到了后院的一处偏院。

    陈家老大陈迟正在里面休息,这些天他内外忙碌,特地挑选了这么个僻静之处歇息。

    等陈止走进院中屋,看到国字脸的陈迟正捧着一杯茶轻饮。

    陈迟穿着孝服,依旧有股不怒自威的气度,他也不是跪坐,而是坐在椅子上――在这个时候也称胡椅,正式场合一般不会使用,但在世家大族中早就普及了,私下多是坐着椅子。

    “见过大伯。”收回目光,陈止行了一礼。

    “来了,先坐。”陈迟放下杯盏,指了指边上。

    陈止沉吟了一下,也不客气,坐了下来。

    紧接着,陈迟不再说话了,而是像第一次见到陈止一样,打量了起来。

    陈迟的目光没有咄咄逼人的味道,颇为平和,却也带有一种审视气息,让人心生压力,不过他的反应让陈止有些意外,毕竟事情不小,加上前阵子的fēng • bō ,按理说该勃然大怒的,可陈迟却喜怒不形于色。

    “不简单。”

    心里给了个评价,陈止毕竟经历颇多,死都死过,自然也是处之泰然。

    几息之后,陈迟点点头,才道:“是不一样了。”

    这话让陈止心中一凛,意识到自己的表现说不定会让陈迟瞧出什么不对,正盘算着,是不是模仿一下前任陈止该有的反应,没料到陈迟又道:“你少时曾有惊人之语,让我大为惊异,可惜这些年越发顽劣,本已不抱希望,但许公对你很是看好,你回答许公的话我都知道了,很是得体,是用了心的,如能从此改邪归正,也不失为一桩美谈,但凡事都讲究一个规矩,灵堂上的闹剧不可能轻易翻过,但为了奉书人的筛选,可以先延后,你若能为家族争光,我才能做主既往不咎,否则不能服众。”

    敲打了两句,陈迟话锋一转:“不过,你也真不让人省心,如今又惹出新的麻烦,说说你的打算吧,我丑话说在前头,族里将你的惩罚延后,已是网开一面了,不要奢求太多。”

    “嗯?”

    陈止闻言一愣,陈迟的这番话并没有太多责怪之意,和他预计的不同,但微微思索,就知道原因何在了。

    社会风气。

    陈迟的这些话,体现了此时的社会风气。

    这时候,一个人的行为被如何评价,看得往往不是结果,而是此人的风评、身份、背景,以及一些名士对此人的“预言”,这种风气在东汉末已经初露端倪,而今已然茁壮。

    许志的看好,对陈止的影响比他原先预料的还要大很多。

    “前任陈止少时的惊人之语,不就是小时候喜欢说大话么?可惜后来他不学无术,这些就成了黑历史,可如果能改邪归正,可不就是‘美谈’了么?”

    这样的事并不罕见,就像这新汉的开国之君昭烈帝刘备,小时指着家门口的桑树说长大要坐羽葆盖车,如果他一辈子编草鞋,那这话就成了坊间笑谈,结果这位皇叔后来成就霸业,旁人就会认定,这是从小就非同凡响。

    明白了这点,陈止就起身说道:“禀大伯,小侄打算安顿好家人后,就勤往书阁研习,巩固学问,再抽空去请教许公,以备将来的筛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