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9:伐聂良、攻杨涛,剑指天下(八十七)

    卫慈无奈道,“姜朝建立初期,琅琊学院一脉的士子与陛下矛盾可不浅。”

    可不是,这位女帝专门逮着琅琊书院出来的学生杀,多大仇多大怨!

    姜芃姬问,“那么卫応呢?”

    “聂良死于聂氏内斗,大兄因为挚友之死而抑郁多年,不足五十便病逝了。”卫慈垂头道,“兄长死于主公手是他的诉求,也算是解脱吧。慈会好好照拂他留下的儿女……”

    姜芃姬斟酌着道,“我觉得……你心里还装着别的事情……”

    “的确有。”卫慈没有隐瞒,他道,“那件事情与福寿有关。”

    姜芃姬知道福寿,那是上一世卫慈的儿子,大名卫琮。

    “福寿走了弯路,被人利用逼宫,这里头大概有侄儿的影子……虽不确定,亦不远矣。”

    卫慈不可能时时刻刻将儿子拴在身边,有时无法照料便将他放在兄长家,让侄儿侄媳代为照看。自从天降陨石事件发生,卫慈便谨慎了许多,平日还会约束卫琮与士庶子弟的交往。

    他防得这么严,卫琮还是被人钻了空子……

    如今细细回忆一番,以卫氏为首的士族串通三个侄儿的可能性很大。

    这也是唯一又不会引起卫慈警觉的途径。

    姜芃姬道,“不都过去了?”

    卫慈双目通红地道,“终究是意难平。”

    最疼爱的儿子被人利用,带着外人气势汹汹地逼宫,险些逼死亲姐,间接害死亲父。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陛下早一步龙驭上宾了,否则还不知会是什么场景,多半会被气得心灰意冷。

    依照储君姜琰的性格,哪怕饶了卫琮一命,多半也不会原谅他,将卫琮流放千里都算仁慈。

    一家四口,没有一个算得上好结局,这也是够惨了。

    姜芃姬拍拍肩膀,说道,“这金尊玉贵的肩膀借给你靠。”

    卫慈却道,“军营重地,谨言慎行!”

    卫応死了,卫慈自然难过,但没有亓官让等人想象中那般严重,他也没和主公起了嫌隙。

    他将大兄尸骨仔细收敛,换了干净的寿衣,装入棺材送回琅琊郡。

    尽管琅琊卫氏举族迁回了汴州,但分支的祖坟还留在原地没有迁动。

    他将卫応送回琅琊郡也算是落叶归根。

    因为兄长新丧,卫慈最近连吃带穿都变得素净起来,本来就没几两肉,这下更瘦了。

    一场大战,姜芃姬这边都有些喘不过气,损失巨大的聂氏自然更惨,一下子就被打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