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6:备战,休养生息(十五)

    何谓戏坊班子?

    相当于观众们熟知的梨园,形态类似于演员。

    艺人拿着官方给的剧本演戏,同时还能享受官方给予的基本工资。

    若是百姓打赏多,艺人们还能拿到打赏分成。

    真人演出内容,这可比说书先生说的故事更加有趣儿。

    每逢戏坊班子搭台子演戏,周遭百丈地方都要被人海堵得严严实实,热闹非凡。

    丸州百姓等待戏坊新戏的心情就跟直播间观众等待网络被改成影视一样,痛并快乐。

    不过前者可没有后者那么丰富的娱乐生活,丸州的娱乐业又在官方控制之下,百姓没有选择余地,喜欢的能被搬上戏台就不错了,所以百姓最后还是看得津津有味,浑然忘我。

    姜芃姬一面忙着政务,一面安排新年宴诸事,忙得几乎没有时间休息。

    韩彧、秦恭等人都是头一回参加新年宴,许多规矩都不懂,只能私下请教老司机。

    “有家眷的带家眷,没家眷的带上胃。新年宴是为了乐和,不需要像平时那么拘泥谨慎。”杨思笑道,“旁的不多说,主公举办的新年宴,年年菜色不同。据闻今年还有果蔬——”

    冬天一般都是吃肉或者山野干货居多,蔬菜水果什么的,几乎是妄想。

    “果蔬?这个时节?”

    韩彧对杨思的说辞保留怀疑态度。

    他坑过杨思,谁能保证小心眼儿的杨思不会给自己挖坑。

    “听闻是木工坊的张平和邵光弄出来的,你也知道北方天气寒凉,往北地处贫瘠的北渊更是常年冰寒。百姓为了抵御严寒,集思广益,倒是让他们想出了好办法。暖炕便是由此而生。”杨思道,“此物可以让房间暖如春日,还能让春夏果蔬在冬日成熟,只可惜贵了些——”

    杨思这个吃货,嘴巴挑剔得很。

    冬日吃上果蔬,这是他做梦都想的事儿。

    如今愿望成真,自然是高举双手双脚赞成。

    韩彧却拧眉,“不顺自然,不合时令,吃了无害?”

    人们都相信“事出反常必有妖”,果蔬不在合适的时令成熟,这难道不是妖邪作祟?

    孔圣人也曾说“不时,不食”,意思就是时令不对的不吃。

    韩彧这种思想并非老旧而是时下的主流,姜芃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习惯“科技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