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三字经,王应麟是谁?(一)

    【农夫山泉有点悬】:宋代王应麟,不过风瑾少年的位面根本没有宋代吧?

    事实上,按照一些大神的分析,主播目前所处的时代倒是有些类似魏晋南北的样子。

    除了答案,弹幕上又飘过诸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类的弹幕。

    内容乱七八糟、五花八门,若非姜芃姬记忆力强大无比,恐怕也要被弄晕。

    面对风瑾的问题,姜芃姬垂着眸子,趁着他不注意瞄了一眼弹幕,记下继续写。

    “不知道,所书人物已经不可考究了,我只是觉得瞧着有趣便抄录下来。”

    今天直播的画风有些不对劲,热闹得像是过节。

    当姜芃姬说想要抄录一些适合启蒙书籍,问他们有没有好的建议,整个直播间的观众都沸腾了,他们不知道古代典籍,但是度娘一定知道,搜一搜就能在主播面前装大儒!

    于是,姜芃姬在第一页书页上写下《三字经》三个大字,作者那边写的则是“佚名”。

    之所以不写上原作者,只是因为她不想有人去考究传说中的王应麟是谁。

    所以,她怎么知道王应麟是谁?

    风瑾对姜芃姬的回答也没觉得奇怪,程丞那些大箱子实在是太多了,他也远远看过一眼,里面的书简摆放整齐,可见主人的用心,但很多古籍都残缺不全,更别说考究作者是谁了。

    “……昔孟母,择邻处……这是讲孟母三迁?”

    风瑾一眨不眨地看着,里面短小精悍的词句,很多都来源于旁人耳熟能详的典故。

    孟母三迁这个故事,每个读书人都知道,但像这样用寥寥六字概括,闻所未闻。

    隐隐约约,风瑾觉得内心闪过一丝异样,只是消失太快,没有抓住那种感觉。

    姜芃姬眉头一拧,抱怨道,“你吵到我了。”

    风瑾眉头一耷拉,默然,然后乖巧地坐在一旁。

    很好,这样就安静很多了。

    姜芃姬继续抄录,直播间的观众还贴心地帮她寻找各种注释版本,只是他们根本不是从一个网页粘贴复制的,导致发出来的内容十分驳杂混乱,她只能删删减减,写废了好几张竹纸。

    有观众热情洋溢地帮姜芃姬,自然也有观众看戏吐槽。

    【农夫山泉有点悬】:我以为主播能免俗,不抄袭,却不想你还是走了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