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效率

    杨五负责的风干设备在这段时间内也进入了调试期,机器工作原理并不复杂,就是走纸的配件是技术活。

    就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东市的钱行一共发型了十万贯价值的纸币,别以为这很少,是加上发行的主要都是面值一贯钱与十贯钱的。

    目前来看这一贯钱的钱票应用最广,因为百姓们大多数都能够兑换的起,而十贯面值的不少,可是流通速度并不是太快,主要活跃于商人之间。

    元善的意思就是能印多少就印多少,风干设备投入之后,速度再次提升,配合上快干油墨,风干设备直接就成了一个收钱的机器,这个应用倒是很有意思,让元善想起了提款机,不过没有智能化提款机运行不了的,不过若是作为交易窗口的收钱机器倒是很有意思。

    一个月之后,钱行将收回来的铜币全都跟朝廷换取了等量的金子,因为铜币太多实在是放不下了,很多商人都愿意将钱币换成等价的纸币,因为实在是太方便了,而多的人还是觉得储存的话还是金银铜比较安心。

    不管人们是怎么想的,纸币在十贯与一贯面值发行后确实给不少人带来了便利,出门再也不用带着一箱子的钱了,而琴行提高了印刷效率之后又开始发放一百文钱的纸币,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一直印这个面值的。

    既然是试用自然要让百姓们用的淋漓尽致才行,一贯钱是方便,可是找钱呢,还是用铜币,几十万钱就够分量的何况几百蚊钱呢,万一使用一贯钱钱票付款,实际只消耗一个铜板,是不是要找回九百九十九个。

    于是在一贯钱的钱票发行的差不多之后,一百文钱的纸币就开始陆续发放了,在小面额是不会做的,只能靠铜钱来找钱,目前的钱币消费能力还是很强的,加上要是真的印一文钱纸币,那钱币可能真的要印到天荒地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