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厂技术转让费

    “恩你们能够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对,能够剩下不少的钱财也少了很多烦心的事情。”元善说道。

    “行,合约在这里你们看看可以用越州商会的名义进行签署,第二份合约是必须保持股份制的需要一并签署,至于越州商会最终有多少人参加股份分配这个事情有你们决定,但是总体来说性质都是不变的。”元善说道。

    昨天就解释的很清楚,股份制是保证资金充足而且不能让一家垄断,就算建材商会也是这种形式,不过很快商会之间可能就会出现竞争了。

    长安的建材商会,越州的窑厂,若是各方商人都注意到这个事情相信很快就会有商人想要参与进来,到时候窑厂很可能会遍地开花,这真是元善想要见到的。

    越州商会的人也不含糊,高高兴兴的吃完火锅之后他们就开始研究其窑厂的规划来,想不到的是窑厂筹备刚开始就有二十多个商人参与进来,最少的投入都是三万贯起。

    一周之后越州窑厂设计规划被落实,直接从越州西边划分出了一块“工业区”,刘光耀的帮了很大的忙,因为这个窑厂的规模完成建设投入使用后会承担很大一部分的税收。

    刘光耀不但没理由不帮忙,反而还非常的上心,加上有经发部人员的协助越州工业开始有了萌芽,建设窑厂需要大量的工人,而且前期的建筑材料全都是从元家窑厂内购置的砖头与水泥。

    为此元善也是非常苦恼,以为一箱箱的铜钱被送到独孤家,因为他们现在居住在这里,可是这么多的钱也没有个钱库存放,于是西厢房就成了钱库,不但西厢房,东厢房也放了好多钱箱子。

    元善觉得麻烦是因为这些钱实在是太占地方了,而为了这个事情独孤康更为烦恼,这么多钱他每天睡觉都不踏实。

    虽然这些都不是独孤家的钱,可是一想到自家院子中竟然对方几十万贯钱谁能睡得安稳,独孤康没有经验。

    希望读者们能够多多支持,求打赏,求收藏,推荐票,给几张月票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