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记布行周青

    众人点头,棉花商会现在做生意都没人不知道的,棉布可是覆盖了整个大唐。

    “为什么棉花商会的生意能够做到大唐内的各个州府去。”元善问道。

    周记的掌柜周青先说道:“在下是做布匹生意的多少了解一些。”

    “恩,那就请周掌柜说说看。”元善道。

    “棉花商会得益于两点,一个是成都的棉花田,一个是面部的纺织技术,据说新型的织布机非常好用。”周青说道。

    “恩,你说的没错,但本官要说的是产业规模,织布机在长安现在都不是什么秘密了,一些长安富商家中的织布作坊使用的都是仿制的新型织布机,可惜为什么很少有人能够将棉布生意做起来呢,问题就是这个产业规模。”元善道。

    “元仆射的意思是只要我们将生意做大就行了吗。”周青问道。

    元善摇了摇头,继续说道:“不单单是将生意做大,产业规模就是说你要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链条,比如说从材料到生产当然还有投入,一开始棉花商会的纺织厂也是后来才建立的,在产量不足的时候做法就是不断的招人,以至于现在达到了三万多人的规模。”

    “而这仅仅是在人数上提高产量,更关键的是因为纺织厂应用了新的纺织机,这就是技术改良带的力量,不然以三万多名纺织女工也是无法满足大唐棉布需求的,就算现在虽然棉布覆盖了大唐州府可是很多州府的进货数量依然无法满足需求,要不然苏州的布行生意还会这么好吗。”元善说道。

    拿防止行业来进行讲解感触最深的就是周青了,他发现元善说道还真是这个道理,可是产业规模他们这些人做出的投入还不够吗,于是若有所思的将重点转移到了织布机上。

    “元仆射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在下明白了。”周青想了一下立即说道。

    周围的人大部分还有些懵呢,什么就明白了,纷纷看向周青,像是要让他解释一下。

    周青也不含糊,见众人都想听听他便说道:“对于其他行业周某不敢多说,只是经过元仆射的点拨才知道其实周记布行若是按照棉花商会的路子发展也是可以做大做强的,以周家现在的情况来看所需要的就是购置大量的新式织布机就可以了。”

    元善心说领悟的还挺快。

    希望读者们能够多多支持,求打赏,求收藏,推荐票,给几张月票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