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母的焦虑

    刘春江跟在后面,他心里清楚,其实,这一天不管到哪里都是一样的。

    过去,他在立窑车间当工人的时候就知道,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这一天,尤其是四点班,是最难管的一天。凡是离家里不远的工人,都不想在家里吃饭,都想偷偷跑回去和家里的人一起吃饭,正因为如此,每到这一天的晚上,车间的书记主任都在车间里面查岗,这样一来,工人们也就谁也不敢跑了。并且他们也知道,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厂里的领导一定会来车间里面给工人们拜年,所以,从表面上看,纪律还是不错的。

    到完了工人们的岗位,随后就来到了车间的办公室。

    每个车间都有一间大小不等的中型会议室。里面早已经摆放了一些水果和香烟,瓜子糖果等食品。

    包装车间说起来也算是一个较大的车间,这一点,从办公室的摆设就可以看出来。

    到了车间,柳石英和吕志强便开始和车间的领导了解起车间的情况来了。

    对于有些车间来说,厂里面的这么多党政工团领导,一下子能来这么多,这么齐,一年当中恐怕也就是这么一回。毕竟,除了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和厂长有时候会来几次,其他的几个厂领导,一般情况下也没有多少机会会一起跟着过来。

    刘春江看着这些人们,觉得很有意思。这些车间的领导,平时在工人面前,说话很是威风。此时见了这些厂级领导,年龄大一些的说话还比较自如,要是刚刚提拔起来的领导,也是看起来比较拘谨。而担任车间副职的那些领导,更是说话处处要看着主任书记的脸色,不敢随便开口。

    从包装车间走出来,大家上了汽车,又顺着马路往前面走去。

    到了制成车间,情况也是和包装车间大体一样。车间里面所有的领导都在车间里面恭候着。

    车间的各个工段门口,也都是贴着红红的对联,有的还挂着红红的大灯笼,把大门的周围印照的红红的一片光彩。

    就剩最后一个车间了。当汽车快要到了立窑车间了,这时候,柳石英让司机把车停下来,然后他对吕志强说道:

    “这可是咱们两个在*运动中待过的地方,工人师傅对咱们不错,咱们还是下车走两步吧。”说完,他们两个下了车,其他的人也跟着下了车,步行走了一段路,走入立窑车间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