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收

    而此时的杨文华却忙于秋收中脱不开身。

    天气渐寒,玉米却老而未干,对于需要留种的玉米,杨文华只得让人把玉米整个掰下来,挂在房间中屋檐下,等着慢慢晾干。

    这个办法对于五十万亩地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最后杨文华只得向整个关中发出了邀请。

    凡是想要玉米的,皆可以来蓝田选取,带皮带瓤的新鲜玉米一个铜板一斤,可以喂牛羊又可以当柴烧的玉米杆免费赠送,卖多少玉米,送多少玉米杆。

    虽然关中农夫不缺这些东西,可世家大族缺,朝廷也缺,城中百姓也是需要的。

    玉米如此高产,价钱又合适,自然是有人需要种子的,从杨文华发出邀请后,就有无数的车船驶入了蓝田。

    对于行船从灞河而来的世家大族,杨文华直接按多少亩玉米地,这样成片成片的整块地卖给了他们。

    对于牵着牛马车来的大户人家,杨文华就按照一排一排的玉米这样计算。

    对于一般居住在城中的穷家小户,才使用称来称量一下。

    一亩地也就两贯钱左右,不但有几千斤生玉米,还能有同样重量的玉米杆。

    所有人都觉得占了便宜,杨文华见到成片成片玉米地空出来,同样也很满意。

    唯一不满意的可能就是长安的粮商了吧,随着杨文华这里的玉米大丰收,还有价钱更低的白菜也在同时上市,长安的粮价一跌再跌,已经跌出了新水平了。

    平时四五文一斤,灾年几十文一斤的粮食,此时两三文一斤都没有人要。

    整个长安都飘荡着一股煮玉米味,其中还夹杂着些白菜的味道。

    杨文华倒是无所谓,对于在玉米上损失的哪点钱,杨文华在更加高产的土豆上面给找了回来。

    招待了世家大族几顿,土豆丝、土豆炖肉、土豆泥饭后,杨文华以十贯钱一亩地的价格,把近万亩种植土豆的田地给盘了出去,附送一本土豆种植技巧。

    长安城的世家大族,在全天下都有不少农庄,需要的种子,那是无法计量的多,哪怕明知道吃亏,也不得不在杨文华这里买一些。

    现在不在杨文华这里买,等明年全天下大丰收之后再买,那你就落后于别家一年了。